据中国宣城网报道,点击旌德县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全域旅游”首当其冲。
——推进旅游点“创A”。整县推进,全域覆盖,分级创A授牌,打造一批旅游点,截至目前,景区景点总数达到214个,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18家,1A级景区26家,景点165处;
——提升接待服务水平。推进餐饮点、住宿点建设,重点抓“三化”(企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抓培训、抓扶持、抓精品,高位起步,创成A级餐饮点39家,A级住宿点41家,全县床位数达3500张,其中A级以上住宿点达2836张,同比增长32%;
——打造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深入推进旅游业与三产融合发展,引进兴隆悠然谷、路西帐篷酒店等旅游扶贫项目,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填补旅游产品空白,以组团的理念推进水街改造、兔儿山民俗博物馆群、一级绿道、砚湖、文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实施35个旅游项目。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按照大主题、中组团、小循环的工作思路,设计编排27条旅游线路,行成高铁浪漫游、国际慢城游、皖南川藏游、古道穿越游等旅游产品体系;
据统计,仅2016年,旌德共接待游客2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和42.5%。
数字印证一个事实:该县抢抓高铁通车机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政策机遇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创建安徽省旅游强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全力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的基地和目的地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盘活旌德全域旅游资源?该县尤其注重顶层设计,科学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破“只有景区才是旅游点”的思想束缚,制定《全域旅游实施意见》,实施以创促建;以县城为龙头,打造“灵芝之乡、养生慢城”;以黄山东线为龙脊,把江村、朱旺村、旌歙古道等串点成线;以广大县域为龙身,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体验农场、山林水库、传统工艺、文化研学等为旅游点,利用黄山东大门的有利区位,积极融入大黄山国家公园,全力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基地和目的地。
同时,高标准旅游规划,深入推进A行动,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6)、《全域旅游创A行动计划》(2015—2016),在增强旅游发展活力、夯实旅游基础、鲜明旅游品牌形象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路和发展举措,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016年,旌阳镇成功创成国际慢城,成为安徽第一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白地镇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名单。这是旌德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契机。为此,这个县苦练内功,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强化景区提档升级,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为塑造旅游的金字招牌而不懈努力。当前,正以一核(高铁新区)、一带(高铁新区至芜黄高速10公里生态走廊)、双环(南北绿道、华新线至蔡家桥段外环)、多点(慢城各景点组团)的布局,面向本地游客、黄山游客、目的地游客三类群体,紧抓风貌、产业、节会建设,力争将县城打造成5A级景区。
放眼旌德,这样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比比皆是:
在高铁广场,智慧旅游中心项目正在抓紧施工,确保3月15日前完工。建成后将提升全县交通枢纽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为融入大黄山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白地镇,宣砚大道、砚湖景观、水街、文创中心、宣砚文化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整合江村、旌歙古道等景区,谋划滑雪、滑草、低空飞行等新型旅游业态,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全力打造大黄山国家公园的东方达沃斯。
此外,还实施了国际慢城南环绿道12公里,建设滨河景观绿道4.5公里,完成胜利路城西路拆墙增绿工程,丰干里驳岸景观及滨河路工程,全面实施慢城标识、景观改造等工程。
旅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景区提升工程马不停蹄。朱旺景区顺利通过省4A级旅游景区专家组认定,成为全县景区提档升级的精彩注脚。
细节决定成败。为了使旅游业更精细,更完善,更具竞争力,旌德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AA级以上旅游厕所18座;以高铁为重心,构建“1+5”旅游交通格局;从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出发,按照高星级标准建成旌德海螺国际大酒店、徽源国际酒店。
外塑形象,内提修为,旅游金字招牌更需要服务软实力。为此,过去的一年,该县不断锤炼旅游行业队伍,组织举办乡村旅游暨“徽姑娘”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政务讲解员(志愿者)培训,成立农家乐协会,使全县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普遍提升。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