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0月6日电 题:“东方鲁尔”沈阳铁西区沧桑蝶变记
新华社记者陈梦阳、石庆伟
这里是新中国工业摇篮,被称为“东方鲁尔”。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台50万伏超高压变压器、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在这里诞生。
历经辉煌与阵痛,如今的沈阳铁西区,继续挺起工业脊梁,加速新一轮振兴。
这里曾充满激情,充满力量
国庆节前,一个名为《小巷·时光隧道》的图片展刚刚结束。“近百幅照片都来自社区居民,以百姓视角展现铁西区70余年沧桑变迁。”铁西区高楼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敏告诉记者。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百废待兴。在党的领导下,铁西区工人喊出“让工厂冒起烟来”的激昂口号,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他们不分昼夜清理被严重破坏的厂区,让80多家工厂相继复产。他们从废铁堆里拣出零件修复设备,炼出第一炉钢水。
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有3个布局于此。“东方鲁尔”迅速崛起。
火红年代,激情勃发。赵国有、马恒昌、张成哲……一批批劳模尖兵,创下一个个生产奇迹。大批工业品源源从这里运向全国,支援建设。
翻开《铁西区志》,1957年,这里生产的普通车床、凿岩机、滑翔机、橡胶船、25吨塔吊起重机等一系列装备产品,均占全国份额100%。
至1984年,这里上缴的利税,是国家投入的5.34倍。还先后输出2.3万多名企业建设者,援建全国500多家企业,播撒工业化火种。
远远望去,重达60吨、六七层楼高,名为“力量”的吊钩雕塑,矗立在铁西区街心,仿佛力拔千钧,昭示出力量所在:
人民大会堂、大庆油田、武汉长江大桥、三峡电站、青藏铁路……一个个大项目上,都有“铁西装备”的身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系列大工程里,都铭刻着“铁西贡献”。
这里曾遭遇阵痛,艰难转型
事物发展总是曲折向前。
林立的烟囱、轰鸣的机声、上下班的滚滚人流,仿佛一夜间凝固--曾铸就无数辉煌的沈阳铁西区,在从计划向市场转型中,遭遇空前困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区数千户工业企业,五分之四停产、半停产。街边的厂房,都看不到一块没破的玻璃了。”铁西区政府一位部门负责人回忆,“30多万名工人近一半下岗放长假,生活困顿。”
机制僵化、设备老化、负担沉重……“东北现象”集中爆发。
阵痛中,铁西区艰难转型。
开展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保体系,兜住民生底线。十几万名失业工人并轨社保。
推进“东搬西建”,产业升级。老城区200多家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到开发区重建,利用土地级差收益,改造重组,强筋壮骨。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记者看到,昔日“亏损一条街”的北二马路,已成为商家云集、人流熙攘的繁华商业街。服务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破解“钱从哪来、人往哪去”两大难题。
进入21世纪,党中央着眼全局,吹响振兴东北号角,出台一系列振兴政策,新铁西重新站起。
这里正浴火重生,加速振兴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论是美国的工业锈带,还是欧洲的鲁尔、曼彻斯特等老工业区,都曾长期陷入转型之困。
新一轮工业革命日新月异,老工业基地能否再挺脊梁?
加强创新,让老国企再现生机。今年以来,沈鼓集团、方大集团东北制药等企业车间里,再现挑灯夜战赶订单的繁忙场景。
“市场越严峻,我们越咬紧牙关搞创新。”沈鼓集团副董事长孔跃龙告诉记者,“10万大空分、12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首台国产AP1000核主泵等大国重器,相继突破,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国产心脏’。”
扩大开放,让老产业持续升级。铁西中德装备园内,宝马一马当先,集聚大批优质供应链企业入驻。“我们扎根中国,出口全球。”华晨宝马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告诉记者。宝马正在增资30亿欧元扩产升级,建设宝马全球最大生产基地。附近,民企远大集团的电梯,正借力“一带一路”进军海外。
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破解顽疾。国资国企改革提速,沈机集团实施重整,重塑产业龙头。北方重工、东北制药等国企实施混改,引入民企控股,激发内生动力。
“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资本技术,助力振兴!”铁西区代区长郭忠孝说,“今年以来全区又新引进恒大新能源电池、赛轮轮胎智能工厂等重点项目104个,总投资1833亿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血脉持续涌动70余载,“东方鲁尔”已铸就工业史上的奇迹。街口,一座红色凤凰雕塑背负火球,昂首向天。未来,这里必将涅槃重生,再创辉煌。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