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检等13个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自2018年7月起开展专项行动,为期一年半,重点整治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明确提出,对金融类电话营销,售房租房电话营销,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电话营销,人力资源服务、旅游等行业的电话营销,这四大重点行业商业营销行为进行规范。
你原来有没有碰到过这类骚扰电话呢,“我们刚推出一个楼盘,考虑一下吗”、“需要贷款吗?”“我们保健品工厂直销”,不难预测,未来这类骚扰电话将减少。
以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电话营销为例,《方案》指出,加强对涉嫌违法违规开展电话营销的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规范母婴保健、医疗美容等医疗行为以及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管理这么严格,那以后是不是就不能给用户打营销电话了?
《方案》指出,开展商业营销外呼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建立用户白名单并留存相关依据资料,规范外呼时段、行为等,不得对用户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不得继续向其发起呼叫。
如果明确拒接了,还接到骚扰电话怎么办,不要担心,举报渠道将在多个途径上建立。
《方案》指出,首先要提供举报渠道,包括电话、网站、手机应用等多途径,并将群众举报线索通报各相关主管部门。
资料图:警方破获电信诈骗案。中新社记者 于琨 摄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基础电信企业的配合,那基础电信企业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是“谁接入谁负责”,基础电信企业严格语音线路和“95”“96”“400”等码号资源的用户资质审查,规范资源使用。
还要定期排查语音中继、互联网专线接入,杜绝违规使用线路资源的行为,严禁为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提供线路资源和业务接入。
另外,要加强电话用户合同约束,对拨打骚扰电话的用户,应依据协议约定进行处置和违约责任追究,涉及违法违规的,要及时报相关主管部门。
对此,记者联系了三大运营商,有运营商表示,“暂无详细回应,但会坚决贯彻国家有关要求。”
做到这些不容易,自然离不开技术手段。
尤其是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不少“黑科技”,可以改变来电显示的号码,用户收到后感觉像是一个很“正经”的号码,不由自主就接听了。
但以后,这这种方式或失效。《方案》指出,会全面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其中就包括,强化主叫号码鉴权和通话溯源。
具体是指,基础电信企业要严格规范企业客户可以使用的号段范围,严禁利用透传技术虚拟主叫号码或自行修改主叫号码,对未通过鉴权的呼叫一律进行拦截。留存通信数据,配合做好通话溯源倒查工作。
另外,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强骚扰电话拦截配套技术系统建设,提升骚扰电话识别和拦截能力。加强以“+86”开头的虚假号码境外来电拦截,做好不规范主叫号码和“响一声”“呼死你”等骚扰电话的甄别和拦截。
未来,基础电信企业、移动转售企业、相关互联网企业应通过短信、闪信、应用软件等方式为手机提供疑似骚扰电话标注、拦截和风险防控警示服务。
实际上,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已经在做骚扰电话标记、预警工作了。360手机卫士给中新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共拦截骚扰电话380.9亿次,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98.5亿条。
而具体拦截、标注、预警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应加快制定相关标准。
资料图:市民正在使用手机。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光有技术还不行,《方案》明确,会在源头上打击信息泄露行为,集中侦破一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
依法严厉打击各行政机关和电信、金融、医疗、教育、物业、物流、寄递等重点单位工作人员非法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还会集中侦破一批利用电话实施诈骗、敲诈勒索、虚假广告宣传等违法犯罪案件。
各部门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记者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