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里的“双闪”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表情

2018-12-05  A+ A-
  新华社沈阳12月5日电 题:寒夜里的“双闪”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表情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于力 王炳坤 高爽

  漆黑的夜晚、6米多宽的路面、密集呼啸而过的车辆、前后100米处急转弯车道、几十米外的油气管道……51岁的辽河油田司机张善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忍着剧痛将12米长、载有28吨热油的正在行驶的油罐车稳稳地停靠在路边,脚踩刹车启动双闪后一头倒在方向盘上。

  事后,现场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如果车辆失控,满载热油的罐车就很可能与对面疾驰的车辆发生碰撞或倾翻路沟,造成爆炸、起火、污染……短短的十几秒的坚持,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寒冷的北方,这个工友眼中的“铁人”生命中最后的壮举给无数网民带来了温暖和感动。

  是强烈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术支撑他完成了最后的动作

  “天黑了,一定要慢点!”这是张善哲对同班司机陈金玉说的最后一句话。回忆当天的情景,陈金玉眼圈红了。

  GPS卫星车辆监控系统记录下了5分钟内发生的一切:11月21日17时39分,张善哲驾驶油罐车,从沈四联合站出发驶往沈二联合站;17时44分,车靠右停靠在新民市双程堡村东南1.66公里马路一侧,打着双闪。随后到达的陈金玉感觉情况不对,立刻下车查看。“一打开车门,发现他头倒在方向盘上,口吐白沫、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右脚却牢牢踩着脚刹,我赶紧拨打了120。”

  被紧急送到医院的张善哲,经检查被诊断为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已无法救治。车队副大队长王者伟说,据医生介绍,此病发病特征为瞬间发作,患者会感到“头要炸开”般的剧烈疼痛,清醒时间极短。“当我赶到现场时,车辆笔直地停靠在路边,还没熄火,在他疼痛难忍的时刻,他第一件想到的事还是把车停好。”

  在当天的事发现场,记者看到,仅仅几分钟,身边便驶过了二三十辆客车和货车。如果当时车辆失控,满载热油的罐车可能造成非常危险的起火或爆炸!“是强烈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术支撑他完成了最后的动作,避免了一场灾难。”想到这一切王者伟心情难以平静。

  10小时夜间作业起下700根油管,他成了工友眼中的“铁人”

  1990年,张善哲从部队转业来到中石油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作业大队,成为一名作业工人,在井口负责起下油管工作。

  “干工作他有股谁也比不了的拼劲。” 时任队长的刘国维至今难忘张善哲的“700根油管”记录,“每个油管有9米多长,一般一个班次能起下300多油管,张善哲带领他的班组最多一次起下700根油管。”刘国维介绍当时的情景仍然很激动。

  让刘国维难忘的还有张善哲对工作的执着和认真。有一次赶上张善哲上零点班,有事请假,当天夜里张善哲办完事就往单位赶,因为错过班车,他就在夜里两三点骑了20多公里的自行车来井上工作。“第二天一早我到调度室时,发现活已经干完了。他憨笑着说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耽误工作进度。”

  15年的兢兢业业,让他成为工友们心服口服的“铁人”。2005年,张善哲来到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做汽车驾驶员,他又把“铁人”精神带到了新单位。

  苦练本领,刻苦钻研是张善哲对自己在新单位提出的要求。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研究车辆保养、维修。“只要有人在修车,他就在一旁观察,仔细研究,有时都忘了吃饭。全车队有10台重型油罐车,他每天都提前到车库,把10台车挨个检查一遍。”陈金玉说。

  慢慢的,张善哲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成了车队里的技术能手,每次车有问题,工友们都愿找他,每次罐车遇险,他都被请到现场指挥救援抢险活动。做罐车司机13年,张善哲安全行驶30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在家人、邻居眼中“硬汉”也是“暖男”

  铁汉也有柔情。在张善哲的家中,70多平方米的房间布置得很温馨,尤其是每个房间挂的十字绣格外显眼,“前几天我才和他一起绣完了一幅《清明上河图》,送给他妹妹了。”妻子王春丽眼睛盯着墙上十字绣,眼里噙满了泪水。

  张善哲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十几年前还主动把妻子的父母接到身边照顾。“去年我爸病重住院,老张守在医院没日没夜地服侍,直到陪老人走完最后一程。就冲这一点,我这辈子没嫁错人!”

  提到张善哲,同住22年的老邻居们有说不尽的称赞。张善哲居住的小区中退休职工较多,平常帮老人提东西上楼、帮各家各户修水电是常事。“楼下的自行车棚是他在维护,小区里供大家消闲的石桌石凳是他一块块砌起来的。这些天一闭眼睛就是他的影子。”老邻居徐宪平感叹地说。

  “老张的方向盘握出了高度,握出了运输人的责任!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走样!”

  “向平凡的岗位工人致敬,他们撑起了我们的职业观、道德观。”张善哲走了,网民们的感动仍在继续。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