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遇到我该咋办”?掌握这些技能也许会救命!

2018-07-26  A+ A-
近日,我国迎来大范围降雨,

对不少地方的小伙伴来说,

这个夏天几乎全是听雨的声音。

就连日常出行也都是这样的……

你知道暴雨形成的条件吗?

你知道暴雨的在我国经常活动的“地盘”吗?

你知道遇到暴雨后该如何自救吗?

......

那么,就赶快“解锁”一下暴雨我本尊吧!

我从哪里来?

我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简而言之就是,指短时间内产生较强降雨(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的天气现象。

我有多大威力?

我经常活动的地盘是?

我会带来那些危害?

首先给你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的同时,

也会给你们的生命带来了许多危险。

由于我长时间的情绪发泄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

淹没低洼地段。

因此也常导致山洪暴发或是水库垮坝,

江河横溢或是农田被淹没。

房屋被冲塌或是交通和电讯中断,

给你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

遇到了我该咋办?

假如我一不小心伤害了你,

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尤其是懂得如何自救逃生至关重要,

一定要牢记呦!

毕竟有时候我也控制不了我自己。

一、居家篇

1.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2.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3.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4.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高处。

5.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置沙袋。

6.注意夜间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7.打雷时,要关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8.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

9.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二、行车篇

1.切勿盲目驶入未知深度积水中。在经由积水路段时,驾驶员本能反应是加大油门涉水通过,在不知道前方积水深度的情况下这么做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当积水淹没进气口导致熄火或淹没分电器导致 全车断电时,车内人员将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2.如果需驶入积水,应先解锁车门,打开车窗,如果已经驶入积水区域,并且车辆拥堵无法前进时,降下车窗,防止分电器被水淹之后雨刷停止工作而观察不到外界情况,解锁车门,尝试车门是否能够打开。多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准备逃离。

3.车门锁死时,第一时间选择破窗逃离。积水淹没车辆时,几分钟即可灌满整个车身内部,如果可以打开车门,应迅速脱离。如果车门锁死,第一时间选择破窗逃离。车窗被打破后碎玻璃很有可能割伤身体,可以使用脚垫衣物等垫在尖锐断茬处。

4.切勿驶入急流中,即使水深不足半米某些路段因为地势的原因,积水可能会在路面以较快速度流动。

5.车在水中熄火应立即离开,切勿重新打,火若车辆在水中熄火,说明水位已高过进气口,应立即离开车辆向高处转移,切勿守在车内。

三、户外篇

1.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尽量不要靠围墙、建筑物行走,防止建筑倒塌、高空坠物等危险。暴雨天气出行,应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下水井、地坑。

2.不要在水体边、洼地及山顶、楼顶上停留。

3.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

4.在户外空旷的自然水域钓鱼时,如遇雷雨天气,应尽快收好鱼竿到安全地带避雨,防止因为鱼竿竖起时高度超过周围环境,增加人员被雷击的风险。

5.遇到山洪时,要保持冷静,尽快向上或较高地方转移;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如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或发出求救信号,寻求救援。

6.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此外,

出行装备也是必不可少,

告诉你遇到我后,如何从脚武装到头脑!

我走后你该注意的是?

由于我导致的洪涝灾害过后,易引发多种传染病。

最常见的传染病有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虫媒和动物源性传染病,如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还可以发生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还有皮肤疾病,如手、足、股癣和皮疹、湿疹。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

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方法。

如何尽量的躲避我?

我来了,你这些掌握了吗?

你有你的艳阳高照,

我有我的狂风暴雨,

不是很热,但是很潮,

准备外出旅游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安全哟!

(记者 袁晗 )

  综编:新华网、中国天气网等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