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2月26日电 题:助贫困生上学 让捐助人放心——“倔强”老人文非的25年募捐路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陈梦婕 高文成
文绍杰永远记得父亲文非出殡的那天,雨雪交加、寒冷刺骨。看着满院子自发来给父亲送行的人,文绍杰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此刻,他才完全理解了父亲的“倔强”:25年如一日地募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
如今,接受资助的431名贫困学生中,已有216人大学毕业,不少人正在资助他人。爱心人士姚兰华和她的团队还成立了文非基金会,接续着老人的事业。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这份大爱仍在延续。
从25元到220万元:文非坚持“化缘”25年
1990年,文非从学校退休了。本该享福的年纪,文非却有着重重心事:白云镇有太多孩子读不起书。
白云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地处武陵山片区。20世纪90年代初,石门县经济不发达,失学儿童多。文非的同事周翔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一个班入学时有60多人,最终毕业的只有30几人。
没钱怎么办?找人捐。1993年,文非动员20多名教师成立了石门县白云乡扶贫助学基金会,由他担任会长一职。就这样,文非的“化缘”之路开始了。
“周围的人笑话他,当教书的没出名,结果退休当‘叫花子’出了名。”周翔回忆:“一开始,募捐之路困难重重。”
“我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但这钱是救学生的,你多少给点才能打发我走!”文非找到几个老同事“耍赖”要钱,最终募得第一笔助学款——25元。
他奔波了3天,收获25元。虽然不多,但总算没有空手而归,这让文非更加坚定了信念,“一定能弄到钱,一定要救孩子。”
为了得到捐款人的信任,基金会接受的每笔捐款都会开两份票据,一份给基金会,一份给领款学生或家长,并签上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个人的名字,以确保款项不被挪用。慢慢地,村里人开始10元、20元地捐,几年后已累计数万元捐款,募捐的范围也从白云乡逐步扩大。
到2018年,基金会共募得220多万元,先后资助400多名学生,其中200多人大学毕业,3人读研,多人考取了重点大学。
眼看学生成才了,文非却走了。2019年2月12日,文非因病去世,享年89岁。
家人不理解 但要让捐助人放心
20多年来,文非四处奔波,无暇照顾家庭,甚至“冷落”了家人。
10多年前,文绍杰的一双儿女先后考入大学。临近大学开学,文绍杰的儿子提出需要一台4000元的笔记本电脑,这让务农的文绍杰犯了难,他想起之前有贫困学生从文非的基金会贷款上学的先例,于是他找到了父亲。
“孙子孙女读书要花一万六千元,孙子现在需要电脑,我找您贷款周转一下,我还利息。”文绍杰对父亲说。
“你自己想办法。”文绍杰怎么也没想到,父亲只撂下一句话。
“当时又埋怨又生气。”无奈,文绍杰只好带着妻子和儿子上竹园砍竹子,花了5天时间凑齐了买电脑的钱。
文绍杰知道父亲怕别人不信任他。“直到他离开人世,我才慢慢懂了他做这些事的意义。”
为确认受资助对象的真实情况,文非亲自跑到学生家里考察,还会向周围邻居了解情况。
今年53岁的文书国就经常骑着摩托带着文非穿梭在大山之间。“有一次我们下了摩托又爬了2个小时山路才到学生家里。”文书国说,“正是有这样坚定的精神,别人才愿意相信他。”
文非还把每一笔款项的用处写明,编成《爱心简报》寄给捐款人,并附上学生近况。到2017年,已汇编143期《爱心简报》。
2017年底,文非病重。他为基金会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安排好2027年以前资金的使用情况,将60万元善款移交给常德市教育局管理发放。
从“文爷爷”到“文非基金会”:背后是一种精神和能量
这位耄耋之年老人的爱心一直在传递。多年前曾受资助的学生一个个出人头地,又回到家乡资助他人,一大群爱心人士成为基金会的坚强后盾。
曾受资助的龚华玉,近年来扶助了两名贫困学生,其中一人考入厦门大学;在上海工作的白云镇籍大学生龚玉用,成为上海募捐点的发起人,不仅自己捐款近3万元,还发动同事对口扶助,共引捐17万多元;石门县91岁的退休干部文敬德将捡废品的2万元积蓄捐给基金会……
文非把捐赠人的名字记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现在,这个笔记本里已记载了近3000个爱心人士的名字。
文非的追悼会上,200多人自发前来为他送行,爱心人士姚兰华连夜驱车带着自己资助的学生谢馨怡来到现场。
“每次见到文爷爷,他都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13岁的谢馨怡哽咽着说,“我一直觉得文爷爷会长寿,因为他是个好人。”
2018年底,姚兰华和她的团队成立了文非基金会,继承文非的事业,资助奖励贫困学生。
除了出资助学,姚兰华每年还带十多个孩子去北京参观学习。“有的孩子学习好,但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姚兰华认为,这些孩子不仅需要钱,还需要陪伴和管教,更需要开阔眼界。
姚兰华最后一次见到文非还在和他商量基金会的事,“基金会的名字我想就叫芷兰香,很好听……”文非还没说完,姚兰华抢着说:“我们不是为了要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要的是‘文非’这两个字所赋予的精神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