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培育新“四有”媒体人

2017-04-25  A+ A-
原标题:新媒体时代培育新“四有”媒体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IMMJ项目教学现场。资料图片

  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应该具有怎样的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章笑英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对当下全媒体人才如此界定——有跨语言或文化能力、有创新精神、有全媒体技能、有专业强项。为了适应全球传媒行业市场需求,探索媒体融合新闻教育的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早行一步,2010年就已经开始策划启动了中英合作项目——“北外-博尔顿全媒体国际新闻硕士项目”(简称IMMJ项目),并于2012年得到教育部批准,向全球范围招生。章笑英说:“IMMJ项目是一个纯技能教育,但我们试图让其超越纯技能教育,呼喊和回归教育的本性,即人的个体发展。”

  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

  经过近6年的实践和摸索,此项目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师资队伍由一个核心团队与外围团队组成,形成“小核心大外围”结构。核心团队有3位,相对稳定,外围团队有6位,处于流动状态。他们当中有英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中国人。外围团队成员皆来自业界,3位核心团队教师中有两位本身也是多媒体记者,但长期穿梭在学界和业界。这些教师分别掌握不同的媒体技能,如音频、图片摄影、视频摄影、信息图表制作、社会媒体、编辑等。另外,该项目还定期邀请其他国际著名全媒体记者和研究者前来讲座或讲课。

  IMMJ项目采取英国高校教育模式,学制一年,每年9月开学,次年9月结束,分3个小学期。第一学期注重全媒体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以课堂授课方式为主,也使用Skype形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新闻写作,社交媒体、信息图片等新媒介表现形式。同时,课程内容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自然更新,比如,在2015年秋季学年中就增加了数据新闻课程。记者在这张12周的课程表中看到,除了新闻基本原理、新闻和特稿写作外,摄影和图片编辑、音频、视频、电影摄像、信息图、数字平台+多媒体等课程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同时,该项目还设置了“背包教学”的模式,其有3层含义。首先,学员和教师背包上课,装备平等。他们都背着装有一个苹果电脑和多功能相机的背包走进教室,在硬件装备上,教师没有“优越感”,学员则有更多的自信,这在客观上营造了平等的学习氛围。其次,学员背包中的装备和所学技能与实际工作对接。学员背着鼓鼓囊囊的包进来,学习各种媒体技能,毕业之后,背着同样鼓鼓囊囊的包上岗,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再次,学员时常背着包到处走访并采访写作。在一年学习期间,学员必须背着包出去采访拍摄。尤其是在第二学期,学生与教师各自完成自己的多媒体作品,称为“短线作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媒介工作能力。

  择优录取宽进宽出

  现实环境的要求以及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让希望了解IMMJ项目的在校学生或者在职媒体人能够早日进入IMMJ项目中学习。但是,在教学及招生中,IMMJ项目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宽进宽出。

  据章笑英介绍,IMMJ项目有两个基本招生条件:一看英语能力,因为全部课程用英语讲授;二看特长。如果报名者掌握英语和英语以外其他一门外语,并证明自己在此领域是优秀的,即使没有专业背景,也会优先录取;同时,如果报名者已有多年新闻业界背景,并能够证明自己在此领域是优秀的,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即使英语没有达到要求,也会优先考虑录取。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跟上进度,可以自愿退出,或被劝退。当然,也会有学生因为毕业作品未达到要求而无法按时毕业。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可选择延期毕业。如果在两个月内对作品进行修改并通过,可同期毕业,但如果不能,就与下批学生一起毕业。

  记者了解到,至今为止,通过IMMJ项目学习毕业的已有60多名中外学生,就职于中外各大主流媒体,如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南华早报》、《南方都市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BBC、CNN、NPR等传媒机构,还有少量毕业生进入了企业或非政府机构工作,或者自谋职业,创办纪录片制作公司。不过,因为在IMMJ的学习收获非常多,让这些学生在就业后非常受欢迎,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不忘新闻教育本源

  “经过一年的高强度训练,学员能够很快进入职场,并受到媒体行业市场的青睐。据我们观察,在职场上,他们体现出以下几方面优势:网络思维、专业能力、视野开阔、具有人文情怀。”章笑英进一步解释道,“他们具有很强的网络资源利用能力和网络思维能力,能够把网络资源转换成一种实际的能力;他们具有很强的视觉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能力;他们紧跟全球媒介行业市场最前沿,视野开阔;他们比较善于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进而表现出对民生的关怀和悲悯。”

  不过,章笑英也表示,IMMJ项目因为学制的关系,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如何让学生掌握全媒体实务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由于该项目学制一年,大部分时间花在全媒体实务技能训练上,对于那些没有业界背景的学生来说,新闻采写的基本功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把学生培养成为跨语言/文化、跨媒体技术的“通才”后,如何使他们成为内容上的“专才”,成为“专家型记者”,具有人文学术研究兴趣和能力?全媒体技能训练占用太多时间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没有时间大量阅读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书籍。章笑英说:“融合新闻教育不管在技术上走得多远,也不能忘记本源。我们还需要应对一个更大的挑战。”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