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规限高杆,不能止于“一拆了之”

2020-10-10  A+ A-
在河北石家庄,货车司机为保物流时效,需要花“买路钱”找黄牛进城;在蔬菜大县山东聊城莘县,违规限高设施达155个,当地大型运菜货车根本无法驶入高速;在河南安阳,进城送货只能靠三轮车“蚂蚁搬家”……

近日,国办督查室根据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反映的公路限高过密、卡点过多等通行不畅问题,派出督查组分别赶往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实地暗访。督查发现,部分市县违规在国省干线限高设卡,县乡公路、城市道路上架设的限高设施更是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绕行、堵车、拦挡,严重影响货车通行和道路交通安全。

事件一经报道,就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务院督查组揭多地违规限高设卡”话题在微博获得3.8亿的阅读,而且一直在热搜榜单上。如此高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大群众对此类现象的深恶痛绝,以及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迫切性。

根据国家颁布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货车行驶城市道路最小净高为4.5米”。早在去年7月,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专项清理活动,明确要求各地按照国家有关公路建设规范标准摸查整改。

时至今日,河北、山东、河南三地仍然有很多不合理不合规的货车“拦路虎”,除了暴露出当地对限高杆设置情况摸不清底数、搞不清政策、理不清责任之外,也是对于专项清理工作的敷衍了事,更是阳奉阴违、随意决策,为了一己私利任性执法,对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视若无睹。

必须承认,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限高杆的设立,初衷或许是出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城乡道路的需求。尤其是部分县道、乡道,原本就不具备承受货车路过的基础条件,如果过多碾压,对道路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城区来说,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货车排放的尾气会对市内环境造成污染。

但是,承认限高杆存在的合理性,并不代表各地可以无视国家规定和交通运输部的清理通知,更不代表可以恶意设置“拦路虎”。故意在物流公司门口300米处限高,拦住入省道的去路,相关部门人为增加难度让通行证办理“难产”,种种手段,大有一种“此路是我开”的匪气,实在是找不到为他们开脱的理由。说白了是“一限了之”的懒政怠政,是“一刀切”的不作为,是“我说了算”的乱作为。

据报道,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已对辖内公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重新开展摸底排查和清理规范,对违法违规设置的限高设施和检查卡点进行拆除。

只是,事情不能止于“一拆了之”。

除了要对违规涉卡限高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应有的处罚之外,更要反思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出现。从网友的反馈来看,除了限高杆,为了阻止货车通行,五花八门的违规限宽在不少地方也是常态。这同样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阻隔生产要素的流动,无异于自毁长城。货车在保障物资供应、恢复地方经济、打通经济动态循环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对地方政府来说,要养护道路,也要保护环境,都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绝不能对货车“一限了之”。

如何兼顾好各方利益,因地制宜做好发展规划,统筹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这,考验着各地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