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钟的海上传奇——远望3号船护送北斗导航卫星入轨记

2019-06-25  A+ A-
  新华社远望3号船6月25日电 特写:9分钟的海上传奇——远望3号船护送北斗导航卫星入轨记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李雨泽

  北京时间24日22时许,时差比国内早几个小时的南太平洋任务海域,远望3号远洋航天测量船正在匀速直线航行。全船工作人员各就各位,进入4小时准备的工作状态。又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即将发射。

  6月25日拍摄的远望3号船海上测控的雷达天线。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甲板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徐徐转动,控制中心的调度声此起彼伏,仪器上的指示灯红绿闪烁。全船工作人员正在准备着,对中国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入轨展开海上测控。

  作为本次发射任务唯一的海上测控点,远望3号船从出海远航到抵达任务海域,十几个日夜精心准备,测控、通信、航海、动力等各系统齐心协力、默契配合,各项准备已经就绪,只待火箭升空、北斗导航卫星飞临。

  在控制中心,随船出海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及船上相关负责人聚精会神,迎接即将到来的测控任务;调度员和技术人员全神贯注,进行着最后的状态检查和复核确认。

  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21颗组网卫星、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新华社发(郭文彬 摄)

  “点火!”“起飞!”25日02时09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犹如一条巨龙冲向云霄。

  “天线指向等待点!”“一分钟准备!”“各号(船载各测量通信设备)按照预案捕获跟踪目标!”调度员丁馨果断地下达了口令。

  在USB(S波段统一测控)机房——海上测控最主要的设备机房,充满着紧张而有序的气氛,每个人都在密切注视着各自的设备状态。

  当火箭升空飞行约21分钟后,雷达信号指示出现第一次跳跃。

  “长江三号发现目标!”调度员张炜立即用洪亮的声音报告。随着信号跳动越来越频繁,并趋于稳定,雷达主操作手第一时间完成捕获跟踪。

  “长江三号主跟踪!”调度员自信中带有一丝欢悦,再次向上报告。

  “长江三号跟踪正常!”“长江三号遥外测信号正常!”。

  6月25日,远望3号船雷达机房工作人员对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进行海上测控。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在铿锵有力的报告声中,人们脸上露出了少有的轻松,对设备状态的专注依然没有丝毫松懈。事后经远望3号船船长倪留国介绍,目标捕获是海上测控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最多的环节,成功捕获意味着任务成功已基本在握。

  “火箭三级二次关机!”“火箭末速修正关机!”“星箭分离!”

  在远望3号船实时监测下,北斗卫星按照预定程序进入初始轨道,并顺利完成对日定向、姿态调整等一系列动作。火箭和卫星相关遥测参数及状态,通过远望3号船实时发送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确保了对火箭发射和卫星入轨全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长江三号脱离跟踪!”

  显示屏上的卫星信号从人们视线中消失。全船响起热烈的掌声,欢乐和荣耀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6月25日拍摄的远望3号船海上测控的雷达天线。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从卫星出地平线到脱离跟踪,整个海上测控过程持续约9分钟,为火箭三级二次关机、星箭分离等关键动作提供测控支撑,顺利护送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

  “全速返航!”在朝霞中,船长一声令下,顺利完成测控任务的远望3号船踏上归程。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