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之际,中美双方的良性互动,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一些好心情。
9月13日,鉴于美方已决定对拟于10月1日实施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做出调整,中方表示支持相关企业从即日起按照市场化原则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自美采购一定数量大豆、猪肉等农产品,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上述采购予以加征关税排除。在此之前,美方释放如是信息: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中方的要求,考虑到美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上调关税的象征意义引起中方“严重关切”,同意推迟上调对华关税,以“作为善意的表示”。显然,相较于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美方不断向中方极限施压,一切有利于和倾向于解决问题的信号和行动,都可以被视为善意的,任何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而行的努力都是值得欢迎和鼓励的,即便征途漫漫、道阻且长。
观察中美近来一连串良性互动,可以看出双方都有意愿为打破“僵局”做一些积极的事,如同系铃与解铃的逻辑关系,清清楚楚。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一年多,谁也压不垮谁,却带来双方利益都受到挤压的局面。任由对立、对峙甚至对攻发展下去,都不是智慧和理性的选择。要知道,放眼共同利益,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才是最可取的做法。比如农业,中国市场容量大,进口美国优质农产品前景广阔,如果美方做到言而有信,落实承诺,为两国农业领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双方的互补合作就可以为两国人民创造福祉。
中美贸易平衡,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离不开双方的务实努力。一年多的摩擦足以说明,解决经贸问题,化繁为简才务实可行,无端放大外延、把问题复杂化的任何做法,都意味着把谈判拖入僵局。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日益临近,双方工作层将于下周见面,围绕贸易平衡、市场准入、投资者保护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交流。这种实实在在聚焦经贸领域的议题设置,说明了双方目前的“求同”取向。
去岁中秋,摩擦升级,阴云袭涌;今岁中秋,互释善意,唤起希望。孰劣孰优,一目了然。良性互动,就是给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如何让向好的势头持续下去,让相向而行成为持久的现实,让务实行动为谈出成果创造条件,这是当前中美双方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循理以求道,理胜力为常。中方一直认为,坚守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和大阪会晤共识确定的方向和路径,坚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就可以让良性互动实起来,让彼此互信多起来,让磋商条件好起来。当前的“善意氛围”需要珍惜,中方一贯言出必行,美方亦当懂得一诺千金。双方在这样的前提下相向而行,经贸磋商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回应两国人民的期待。(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