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迪之死:“高调”宣传难掩“低调”现实

2019-10-27  A+ A-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国际观察)巴格达迪之死:“高调”宣传难掩“低调”现实

  新华社记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卖了一晚上关子后于27日上午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巴格达迪26日在美军方发动的一次袭击中自杀身亡。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高调宣布巴格达迪死讯,是要宣扬政绩,回应国内外批评,为其中东战略“背书”,为竞选连任积累政治资本。尽管巴格达迪之死对“伊斯兰国”是一次沉重打击,但并不足以摧毁该组织,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地区反恐形势。

  意在宣扬政绩

  特朗普此次宣布巴格达迪死讯时,先是于前一天晚上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刚刚发生了一件大事”,然后又通过白宫宣布第二天上午将发布“重要声明”,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孙成昊评论说,此次特朗普在发布消息时采取了一贯高调的预告、发酵、发布、再发酵的宣传模式,足以证明他想将此事当成自己的执政亮点,争取更多关注。

  美国将于明年举行总统选举,但谋求连任的特朗普近期在国内面临较大压力,不仅因“电话门”事件受到弹劾调查,还因从叙利亚北部撤出美军为土耳其进军这一地区打击美国反恐盟友叙库尔德武装“开绿灯”受到批评。叙库尔德武装批评此举是背信弃义,美国共和党人及国内舆论也视此举为不顾美国在中东战略利益的表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指出,特朗普政府公布巴格达迪死讯恰巧是在美国从叙利亚撤军后不久,目的是通过展示“标志性反恐成果”来回应各方批评,挽回因撤军行动而丧失的颜面。

  特朗普主张“美国优先”,一直认为美国在海外驻军负担过重,在中东政策上谋求从反恐战争中抽身。此前不少分析都指出,特朗普政府从叙利亚北部撤军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甩包袱”。

  国际问题专家、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马晓霖表示,特朗普抓住此次巴格达迪死亡之机高调宣布这一反恐重要胜利,意在为他进一步从中东收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对特朗普竞选来说,这一反恐政绩毫无疑问也是加分项。

  孙成昊也认为,特朗普希望借巴格达迪死亡的消息在形式上为美国的“反恐”画上阶段性句号,将美国从反恐的“前排主力”后撤为“后排指挥”。

  反恐实效有限

  巴格达迪是“伊斯兰国”的精神领袖和灵魂人物。此前曾多次传出过他的死讯,但并未获得证实。不过这次他的死讯由美国总统亲口宣布,可信度理应较高。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纳齐姆·朱布里指出,巴格达迪的身亡将进一步打击“伊斯兰国”残余武装的士气,有利于瓦解该组织的领导框架和组织结构。马晓霖则认为,巴格达迪之死会极大削弱“伊斯兰国”的凝聚力和内部团结,可能引发围绕将来谁来接管该组织的分化和内斗。

  不过,专家们也普遍认为,巴格达迪之死这一打击并不足以导致“伊斯兰国”完全覆灭,更不可能消灭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

  曾担任白宫反恐事务负责人的贾韦德·阿里表示,巴格达迪死亡对“伊斯兰国”来说或许确实是一个巨大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组织遭遇“战略性失败”,有如“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被打死后“基地”组织依然没有销声匿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认为,巴格达迪死后,“伊斯兰国”对世界各地分支的控制力未来可能减弱,各分支组织将更加自主化、本土化。国际恐怖主义近年来呈现“化整为零”之势,受“伊斯兰国”影响的欧洲极端分子回流也将对其来源国造成威胁,短期内可能发生“报复性”的恐怖袭击。

  包澄章指出,巴格达迪虽然已死,但中东地区滋生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土壤依然还在。地区国家缺乏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而地区普遍存在的“以对抗求安全”的思维定式以及对外部力量的安全依赖则进一步加大了地区国家形成安全共识的困难。地区反恐沦为域内外力量用以开展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反恐阵营化,反恐目标与手段错位,反恐标准各异甚至存在双重标准。这些都导致地区反恐治标而不治本。(参与记者:刘阳、刘品然、蔺妍、蒋洁、程帅朋、张淼)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