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在位于黎巴嫩南部靠近以色列边境的“蓝线”附近,中国维和官兵进行扫雷作业。 新华社发(董永康摄) 2018年1月3日,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任务机组在苏丹达尔富尔的法希尔准备执行飞行任务。 新华社发 2010年7月3日,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医护人员在刚果(金)南基伍省布卡武机场运送油罐车爆炸中的受伤者。 新华社发(郭云飞摄) 文明之师 传递中华民族爱与友谊 “我愿将世上所有的颂赞和感激送给你们,像密如织线的细雨、像姹紫嫣红的鲜花、像馥郁芬芳的香味……谨向中国维和医疗队致以万分感谢和美好祝福!” 2019年年初,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收到这样一封特殊来信。 写信人是一名生活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他曾意外被狼咬伤,在中国维和部队军医悉心治疗下,身体逐渐康复。 30年来,为了和平,为了友谊,中国军人向世界敞开胸怀。从病毒肆虐的刚果(金)到冲突不断的南苏丹,再到酷暑与战火并存的马里,中国维和官兵用真情实意和实际行动温暖着当地民众,中国军人真诚、善良、友好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 在刚果(金),中国维和军人仅用7天就高质量修复被洪水冲垮的卡米西西桥。联刚团工程处官员评价说:“中国工兵不愧为任务区最优秀的队伍。” 在南苏丹那卡囤村,中国维和军人重建小学校园。老村长查尔斯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是南苏丹人民真挚的朋友!” 在苏丹达尔富尔,中国维和军人转运伤员。埃及维和警察分队随行医生穆罕默德·奥玛尔说:“非常感谢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的帮助,救援行动非常迅速,为挽救伤员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我们非常感激。” 在黎巴嫩南部山区,中国维和军人提供义诊。75岁的村民阿德尔·阿卜杜拉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医疗队为我们提供的义诊服务,非常感激他们所做的一切。” 在很多任务区,当地民众都会主动接近中国维和官兵。不少居民说,虽然他们不认识军服上的英文,但心里知道,这些臂章上有五星红旗的军人都是好人。 30年间,中国维和官兵保持了“零违纪、零遣返”纪录,全部被授予联合国维持和平勋章。一枚枚勋章,背后是维和官兵全心全意的付出。他们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为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表率、夯实基础。 ……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期望。 “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各国共同安全与发展的中国倡议和必然选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为维和而行动”倡议进入落实关键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的中国蓝盔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守护和平、传递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努力奋斗。(参与记者:商婧、谢琳) 2016年6月15日,中国维和医疗队员在马里加奥的联合国马里稳定团中国二级医院为患者治疗。 新华社发(赵子权摄) 2015年11月3日,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在利比里亚格林维尔的一座村庄询问当地治安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2014年12月30日,中国驻马里维和警卫分队队员李东坡在马里加奥市布尔贡杰村向当地小学生教授中国功夫。 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2018年8月21日,在位于黎巴嫩南部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射击训练场,中国和意大利赴黎巴嫩维和官兵进行紧急医疗救援交流。 新华社发(杨双权摄) 2014年5月29日,时任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利亚松(左)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国际维和人员日纪念活动上为中国维和军人佩戴奖章。 新华社记者牛晓雷摄 2016年1月1日,中国第三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在马里加奥举行升旗仪式。 新华社发(韩立建摄) 2006年6月2日,在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的士兵合力推动陷在泥泞中的车辆。 新华社发(范德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