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传承人人有责 交流互鉴方能历久弥新

2019-06-08  A+ A-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从全国七大博物馆联合推出的抖音“文物戏精大会”到各大世遗景区内争相拍照打卡的人群;从故宫口红到兵马俑主题酒店等文创产品的涌现;如今不论是非遗文化还是文物国宝、历史遗迹,都已和我们的生活走得越来越近。

6月8日,我国迎来又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数据显示,当今全球共有1092处世界遗产地,分布在167个国家,包括845处文化遗产,209处自然遗产和38处混合遗产。其中,中国拥有53处世界遗产地,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在刚刚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 作为世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这不仅有效保护了珍贵的文化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相关产业的联动和发展,也将通过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文明交流提速。

保护传承新业态让非遗走进生活

孤峰横卧,四壁悬崖,在重庆梁平区滑石古寨景区里,75岁的梁平竹帘非遗传承人方顺康一边忙着招呼游客,一边准备非遗表演。梁平是重庆的非遗大区,有5项国家级非遗,如今,非遗等民俗文化与景区“联姻”,既留住了游客,也走进了人心。

文化和旅游部方面表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全国将围绕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及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宣传传播、研讨交流等活动。

中国的历史灿烂悠久,多样性的非遗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美好,也需要在保护传承上做出更多创新。廖奥是四川成都人,师从潮州手拉朱泥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谢华,学习制壶13年。如今他让手工艺人入驻电商平台,通过网络打通了传统手工艺人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没想到刚上线的第一件作品就成了“爆款”。

如今,像廖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中国的非遗传承人在用当代的方式续写古老的辉煌。“互联网+匠人”、“地方文化+旅游演艺”,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模式开始涌现,成为非遗保护传承中的新业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今天的遗产保护传承不能没有国民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广泛参与,不能没有思想的引领和技术的应用,也不能没有企业家的商业创新。

今年是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5周年,也是粤剧、南音等25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 不论是非遗技艺还是文化表演,越来越多的“非遗”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持续丰富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满足着人们的休闲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寄托。

市场需求活化文博遗产有力推动文化强国

改革开放40年来,文物抢救与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 年,全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5000 座,接待参观人员超过10 亿人次,像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敦煌博物院等都成为了最热门的文博场所。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国4296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54家博物馆(含 808家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将通过免费开放、免费讲解、票价折扣、免费活动、青少年教育、革命精神宣讲、文化遗产论坛等多种形式,真正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为全民的节日。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国民对旅游的认识走过了“看山看水看风景”的初步阶段,走向了“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当故宫里的小猫演变成了随手可用的文具,当秦始皇帝陵博物馆推出的兵马俑手办在淘宝上热卖,“文化遗产”越来越鲜活。

党的十九大已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 未来,只有不断创新,在价值传承和文化创造上与市场需求深入对接,让“文化遗产消费”融进日常生活场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自然遗产保护已成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

到泰山登高祈福、在韶关一睹丹霞地貌、去梵净山的网红景点打卡拍照,如今去自然遗产地旅游已经是很多游客的“必修课”。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拥有世界自然遗产黄山的黄山市接待游客突破250万人次,同样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张家界市旅游收入更是达到了11.33亿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3项,其中自然遗产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5项、文化遗产31项。 如此众多的自然遗产地,如此大量的游客涌入,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保护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已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遗产管理体制机制,其中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10余部,今年还将结合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启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

珍贵的自然遗产背后是一个个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国的政府部门正通过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让这些自然界的精华得以永续。先行示范的国家公园体制和理念、重点打造的监测平台,这些都提升了公众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同时,自然遗产事业也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2018年,我国的遗产地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246.2万人次,占全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9.7%,各遗产地为地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143.75亿元。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了中国面向世界的金字招牌,是国外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也正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实践。

在当今社会,遗产保护面临着重重挑战——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旅游过度开发、贫困、国际化等等。敦煌石窟的数字化处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影视化尝试、西湖景区的打破围栏还湖于民,这些案例都是中国遗产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文化和自然遗产属于当代、更属于未来,文明的演化一定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文互通的交流互鉴。当“一带一路”倡议、“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不断拓展着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在世界遗产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中国,在借鉴国际优秀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好地把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推动中国从遗产大国迈向遗产强国,让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块瑰宝永远绽放“中国精彩”。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