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滚:中国伏牛山区教育的启明星

2019-10-22  A+ A-
  新华社郑州10月22日电 题:张玉滚:中国伏牛山区教育的启明星

  新华社记者王烁

  站在河南省镇平县黑虎庙村,举目四望,四周山连着山,人仿佛立于杯底。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是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世世代代的梦想,张玉滚也不例外。他曾经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山里第一个“秀才”,成功走出了大山,可当外面美好的世界正朝他招手的时候,他却选择停下脚步,转头扎进了那个养育了他的大山,一待就是18年。

  被“困”在大山里的大学生

  从镇平县城出发,向西北沿着盘山公路到达海拔1600多米的尖顶山头,向下望去,群山环抱着十里八乡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黑虎庙小学。

  作为一名“80后”,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沧桑许多。风华正茂的年纪鬓角却已斑白,尽管眼角布满皱纹,可只要提起孩子,提起学校,他的眼中总有光。

  2001年,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张玉滚本打算去城里谋个职位。“出去闯一闯,好歹干个啥,总比窝在大山里受穷强。”见过外面世界的张玉滚,对于未来的规划并没有回山里教书这一项,然而,他的人生,偏偏被“困”在了这座大山里。

  黑虎庙村又穷又偏,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基础差,生活条件艰苦,年轻老师都不愿到这里任教。

  “外面的老师进不来,咱自己培养的学生留不下,都走了,山里的孩子咋办?”当张玉滚跟着老校长吴龙奇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10来个‘土孩子’”。但是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流露出的期待,他陷入了沉思。随后,他蹲到一个小女孩儿身旁问:“我当你们的老师好不好?”周围孩子们纷纷大声说好。于是,张玉滚就留在黑虎庙小学,成了每月拿30元补助、年底分100斤粮食、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

  很长一段时间,张玉滚微薄的收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面对微薄的工资、艰苦的环境,张玉滚犹豫过。“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都走了,孩子们咋办?”如今,家长们提起他,总会激动地说:“玉滚来了,我们的孩子就有希望了。”

  一根扁担挑出大山孩子读书梦

  想要圆了大山里孩子们的读书梦,先要有书。那时的黑虎庙村并未通公路,书本只能靠人力翻过尖顶山,用扁担沿着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一趟趟地运进来。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整整5年,身高只有1.60米左右的张玉滚靠着一根从老校长手里接过的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来了大山外面的世界。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十几年来,他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了。

  2013年10月,他骑摩托车到镇上,在一个急转弯处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他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幸好被过路的村民发现,送去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望着讲台上头裹纱布的张老师,山里娃喊出“老师好”后,哭成一片。

  山里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者居多。考虑到出行安全,很多学生就直接住在了学校,日常的生活起居全由张玉滚夫妇承担了下来。

  为了让自己在学校的每一天对得起学生和家长们,张玉滚从各方面不断给自己“充电”。日常做饭、缝缝补补、修理课桌椅早已不在话下。学生们有个头疼脑热,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有的孩子一时交不上餐费,他就悄悄掏腰包垫上。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说:“玉滚收入微薄,可这十几年来却资助过300多名学生。有他在,没让一个学生因家穷而辍学。”

  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又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现在已经有25人。

  “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

  “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条件艰苦,师资不足,但决不能让山里娃娃比别人差。没有数学教具,张玉滚就和学生一起用木头制作模型。没有体育器械,树枝就是天然的接力棒。英语教材变动大,张玉滚就自己找来磁带、录音机,一遍遍地听、抄、背。所有的教学内容,张玉滚都要先学上一遍,为了学生,他愣是把自己“逼”成了精通小学每一门课程的“全能型”教师。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是张玉滚的口头禅。多年来,他在教中学、学中教,“山里本来就闭塞,老师不多学点,咋教好娃们?”

  欣慰的是,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黑虎庙小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教学楼被粉刷成鲜嫩的明黄色,“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材”几个烫金大字泛着光;学校盖起了新食堂,孩子们再不用蹲在地上吃饭了;校园外,崭新的塑胶跑道成了孩子们课外活动的天堂……

  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受张玉滚的影响和感召,4名退休教师决定返回山里继续教书。如今通过社会招聘,学校老师人数已经达到了11名。

  如今,张玉滚期待的,是让山里的孩子们享受到和大城市孩子同等教育的目标,也在一点点靠近。

  冬去春来,尖顶山上的麻栎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张玉滚依然在这座大山中坚守。当地人说,他就像一颗启明星,照亮山里孩子的未来。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