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2018-09-22  A+ A-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9月2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新华社合肥9月22日电  题: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杨玉华、徐海涛、周畅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9月22日,观众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内参观。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从“两弹一星”到同步辐射、铁基超导,从量子信息到暗物质卫星,1958年建校以来,她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勇于攀登、敢于超越。

  不跟风、不盲从,静心育人,潜心科研。创造了本科毕业生“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士”的全国高校最高比例;成为建校时间虽短,却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最多的高校。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科学家郭永怀在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们上课(资料照片)。建校之初,钱学森、郭永怀、赵忠尧、杨承宗等一批归国学者,把红色基因注入文化血脉,使学校的学术起点高、政治方向正,为新中国做出重要贡献。 新华社发

  60载不懈攀登,一甲子风雨砥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史、奋斗史和创业史。

  为国立学:攀科学技术高峰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科学家严济慈在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们上课(资料照片)。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赵九章、赵忠尧等一批国内顶尖大师曾登台授课。  新华社发

  今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将两颗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与“李佩星”,以纪念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大教授郭永怀及夫人李佩。此前,已有另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国科大星”。

  从诞生之日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肩负起为国立学,为国家“站起来”“强起来”提供尖端科技人才的重大使命。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潘建伟在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调试设备(2015年5月26日摄)。2000年前后,以侯建国、潘建伟、谢毅等为代表,这批改革开放后入学、出国的学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回国投身建设,成长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领军学者。  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学校设置的13个系41个专业全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针对的都是国内急需、薄弱、空白领域。中科院集全院之力支持办学,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赵九章、赵忠尧等一批国内顶尖大师登台授课。

  “男的想当牛顿,女的想当居里夫人。”进校已58年的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郭光灿说,科大是服务国家使命而建,创办之初的许多教师都是冲破阻力回国的爱国学者。这种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给科大注入了红色基因,也让一代代科大人传承为国立学、科教报国之志。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陆朝阳(中)和学生们在检查光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情况(2017年5月3日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陈宇翱、陆朝阳、熊宇杰等为代表的357名科大校友从海外学成归国,占全国“青年千人计划”总人数约10%,成为新的科研尖兵。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80后”陆朝阳被海外媒体称为“操纵光子的巫师”。从进校那天起,前辈们“做默默无闻人、干惊天动地事”的精神就影响着他,无论是在校读书,还是出国求学,他始终心怀一种信念,就是让中国人站上量子科学之巅。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最紧迫的需求服务。建校60年来,科大为尖端科研输送大批栋梁之材,已有73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32人成为科技将军,国家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1位科大校友。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校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结束后合影留念(9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2016年8月,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飞向太空,在50万米高空求解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开启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大门。

  从“两弹一星”到同步辐射加速器,从铁基超导的世界级突破到建成全球首条千公里级量子通信干线,从“墨子号”卫星到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科大涌现出一批批世界领先的原创科技成果。仅新世纪以来,就获得5次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2次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1次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8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居全国高校之首。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8)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学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内自习(9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守拙崇教:科技英才之摇篮

  蔚蓝色的校旗迎风猎猎,梅花、书本和火箭构成的校徽动感醒目,象征着科大勤奋刻苦、攀登科学高峰的追求。蓝色代表的科学精神,也是科大人的本色。

  ——尊重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不随波逐流,又勇于革新。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少年班大学生张艺走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9月12日摄)。科大在全国最早探索少年班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兴趣,因材施教。  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科大在全国最早探索少年班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兴趣,因材施教。在全国最早实行“100%自选专业”,学生有3次机会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分专业前两年都要打牢数理基础,使学生知识面广、科研后劲足。

  近年来,科大还积极探索分层施教,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兜住人才培养的底板,让拔尖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学有所困的学生也不掉队。

  ——学术优先,“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55岁的陈仙辉在科大学习工作了26年,前期默默无闻,直到2008年,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开尔文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突破了学界公认的“麦克米兰极限”,因此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陈仙辉说,如果按照发表论文数量考核,他可能早被淘汰了,但科大就是有这样尊重科研规律的氛围。

  在科大,追求科学民主、崇尚学术优先是共识。最好的条件优先给科研和教学;不论资排辈,给新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学术不设禁区,宽容“异想天开”。“正是这种对科学原则的执着和坚守,让科大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科大校友、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评价道。

  ——淡泊名利、宁静治学。

  发型常有些凌乱、衣着随意休闲、总是步履匆匆,走在校园里的潘建伟有些不起眼;身高1米9、斜跨单肩包,曾获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的卢征天骑着单车宛如学生……这样的“大牛”学者在科大比比皆是。

  “处处皆有大师,转身即可讨论。”科大教务处处长周丛照说,“在科大,不管是教授还是院士,给学生上课‘大于天’。学生则被鼓励提问、质疑,或申请到‘大牛’学者的实验室学习。”

  走在科大校园,擦肩而过的不乏朴实低调的院士、专家,满耳所闻的常常是夹杂着公式、术语的讨论,一到夜晚,图书馆、实验室灯火通明。

  20年前,17岁的陈宇翱获得国际中学生物理奥赛“绝对冠军”,成为全国高校争抢的对象,最终他选择了中国科大。“这里连食堂门口的宣传栏都贴满学术海报,是一个沉下心来做科研的好地方。”陈宇翱在这里如鱼得水,在量子光学研究领域成就突出,成为继潘建伟之后,第二位获得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的中国科学家。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0)穿越时空的不懈攀登——中国科大科教报国60年记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工作。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接力攀登:铸“红专并进”之魂

  60年来,科大出现了三代爱国学者的接力“归国潮”——

  第一代是建校之初,钱学森、郭永怀、赵忠尧、杨承宗等一批归国学者,把红色基因注入文化血脉,使学校的学术起点高、政治方向正,为新中国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代是2000年前后,以侯建国、潘建伟、谢毅等为代表,这批改革开放后入学、出国的学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回国投身建设,成长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领军学者。

  第三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陈宇翱、陆朝阳、熊宇杰等为代表的357名科大校友从海外学成归国,占全国“青年千人计划”总人数约10%,成为新的科研尖兵。

  “科大一代代师生接力回国、矢志报国,这是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所赋予的精神底色。”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认为,科大60年红专并进的办学路,就是既讲专业又讲政治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之路,不仅为学生传授本领,更让学生懂得用本领为谁服务。

  “‘专’是攀登科学高峰的能力,‘红’是对国家和时代的担当。”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认为,“红”在各个时期的含义不同,刚建校时是为“两弹一星”做贡献,现在则是为“科技强国”“中国梦”而奋斗。

  迈向创新强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国科大描绘了一幅新蓝图:202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新一代科大人正向着心中的星辰大海,开启新的远征。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