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号”来了!揭秘北京地铁新机场线建设亮点

2019-06-16  A+ A-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白鲸号”来了!揭秘北京地铁新机场线建设亮点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骁

(社会)(5)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开始试运行

  6月15日,记者在探访新机场线车辆。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15日正式启动试运行。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五纵两横”配套交通重点工程,新机场线对于连接北京市区和新机场,加速京津冀地区经济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为何这条地铁线被誉为“北京轨道交通建设新里程碑”,新机场线又在哪些方面创下新的“第一”?新华社记者登上新机场线“白鲸号”列车,为你揭晓答案!

  配备世界最高等级的全自动驾驶系统

  随着“白鲸号”列车稳步行进,窗外风景快速倒退,不知不觉间,列车行驶时速已超过每小时100公里;列车座椅宽大舒适,乘客可为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白鲸号”列车的乘坐体验堪称享受。

  走进“白鲸号”列车驾驶室,货真价实的高新科技令人惊艳——新机场线采用世界最高等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驾驶系统,不仅实现无人驾驶,还实现列车自动唤醒、自检、运行、休眠等全过程。

  北京市轨道公司设备管理总部设备六部部长李晓刚骄傲地说:“新机场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免除了日常繁琐的人工检查、清洗作业,让列车能够精准控制停车时间,解决了列车正线运行人力投入大、效率效益低等问题。”

  “全自动运行系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系统的安全与效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提升系统应急处置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杨广武说。

(社会)(2)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开始试运行

  6月15日,车辆在新机场线上测试运行。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首次尝试多线路共构共廊模式

  地下是集纳燃气、电力、供水、通信等设施的综合管廊,地面是市政道路,中间是轨道交通新机场线,最上方是新机场高速公路,这种四层交通、市政叠加的共构体系,是北京地铁新机场线的另一大建设亮点。

  “这种新模式可以集约利用土地、降低建设成本,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北京新机场线总设计师姜传治介绍,新机场线共廊段与周边地块充分结合,将夹角空间打造成为林廊连贯、层次丰富、生态共生的绿色轴带。

  乘客乘车时会看到怎样的风景?“那将是一条‘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共绿走廊,给人带来‘穿过森林去机场’的美好体验。”姜传治“剧透”说。

  在车站、车辆段建设方面,新机场线还全部采用一体化建设模式。

  由于新机场线一期工程的三座车站和未来北延后的丽泽商务区站均为换乘站,四座车站及车辆段均实现一体化建设,可以支撑引领空间的集约开发,让交通和公共服务配套更加便利,与城市景观深度融合。

(社会)(3)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开始试运行

  6月15日拍摄的新机场线北航站楼站。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车站装饰设计建设紧扣“一带一路”主题

  随着“白鲸号”列车抵达新机场北航站楼站,外观时尚且充满文化气息的站台也“揭开面纱”。

  新机场线装修设计单位负责人赖华举介绍,新机场线一期三座车站设计建设紧扣“一带一路”主题。其中草桥站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将站厅设置成有“路”有“花”的美丽花园;在客流流线上布置鲜花造型,用装饰线引导乘客换乘;将“路”进行连贯性设计,配以灯光引导,寓意开放的北京拥抱多彩的世界。

  磁各庄站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以船和水波纹为设计元素,运用抽象的表现方式,结合灯光对空间进行塑造,营造出现代、简洁、灵动的地铁空间。新机场北航站楼站以“空中丝绸之路”为主题,行云流水的飘带会向不同方向发散引导客流,营造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换乘厅统一的空间效果……

  杨广武介绍,新机场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十三五”规划中的一条骨干线路,是落实北京城市总规、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五纵两横”配套交通工程中的快速、直达、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服务专线、快线,将对加速京津冀地区经济融合、助力新引擎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2019年9月底,北京地铁新机场线一期将伴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彰显出新时代新国门、新地铁的魅力。

(社会)(4)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开始试运行

  这是6月15日拍摄的新机场线车辆内部。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社会)(1)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开始试运行

  这是6月15日拍摄的新机场线车辆内部。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社会)(6)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开始试运行

  6月15日,车辆在新机场线上测试运行。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社会)(7)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开始试运行

  6月15日,车辆在新机场线上测试运行。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