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根甘蔗,不同的滋味——广西宁明“甜蜜的事业”助力蔗农脱贫奔小康

2019-05-02  A+ A-
  新华社南宁5月2日电 题:同一根甘蔗,不同的滋味——广西宁明“甜蜜的事业”助力蔗农脱贫奔小康

  记者王念、黄浩铭、徐海涛

  忙完春耕,广西宁明县蔗农王卫高准备用新榨季的收入给家里的三层新房添置新家具。去年,王卫高一家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主要依靠的正是甘蔗产业。

  地处“中国糖都”崇左市西南部的宁明县做“甜”甘蔗支柱产业,大力推进高产高糖基地建设,2018/2019榨季甘蔗产量达300多万吨,带动30万蔗农增收,覆盖到全县80%以上的贫困人口,“甜蜜的事业”助力蔗农脱贫奔小康。

  种植新模式让蔗农尝到久违的甜头

  4月的南国边陲,暖风拂面。在宁明县城中镇馗塘村一片上千亩的甘蔗地里,蔗农们正在地头护理蔗苗。记者看到,地里没有田埂,四通八达的机耕路将甘蔗地连成了一张“大网”。机耕路旁,是已经挖好的排水沟和灌溉用的水龙头。

  “这几年政府主推‘双高’基地,村里的甘蔗地小块并大块,品种和技术都进行了改良,机器能开到地里,种、收都更加方便,有的亩产差不多翻了一番。”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凤丽说。

  “馗塘村种蔗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同样是一根甘蔗,滋味却大不一样。”站在蔗地里,村民刘正业讲起往事。甘蔗的引进让这个以种木薯、玉米为主的村庄尝到甜头,新的收入来源让村民的手头宽裕了不少。但在随后的时间里,受土地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缺乏等限制,加之农资价格上涨,甘蔗产业遇到“天花板”,村民获利越来越有限。

  “以前到了收榨季,白天砍蔗,晚上装车,有时候从早上6点多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累得不成样子,收入也不是很高。”蔗农周洪成对当年种蔗的苦头记忆犹新。

  而今,新的种植模式让蔗农们尝到久违的甜头。宁明县“双高”办主任黄有政介绍,通过推进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蔗农的生产成本、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产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县‘双高’基地种植面积达23万余亩,每新种一亩‘双高’甘蔗,政府提供机耕、肥料等补贴300元,每亩收入能提高1000元。甘蔗产业真正成了村民们‘甜蜜的事业’。”黄有政说。

  助力脱贫奔小康 千家万户换新颜

  甘蔗地粗放种植到科学管理的变化,见证着“中国糖都”支柱产业的发展历程。统计显示,甘蔗产业覆盖贫困户8478户37795人,2018年种蔗人均收入达6500多元。

  “村里有‘双高’900多亩,能改造的基本都改造了,全村930多户家家受益,去年已经实现整村脱贫。”明江镇峙利村党支部书记云建明说。

  几年前,峙利村则是另一番模样。零星分散种植的甘蔗产量低、收割难、人工贵,有的山坡地因收益太低而撂荒,贫困家庭难谋产业出路。2015年春季,“双高”基地建设覆盖到峙利村。望着一片片政府帮助平整的土地,云建明等村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谋划后,下定决心利用50万元免息贷款发展甘蔗合作社。

  “各家以土地入股,糖厂提供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种收全程机械化,合作社优先聘用贫困户除草、施肥,每天工钱100至120元,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峙利村甘蔗合作社负责人黄惠说,合作社年收入约50万元,各家各户年年分红,并带动130多个家庭脱贫。

  在宁明,合作社、互助组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有的合资购买播种机、收割机跨村作业,有的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有的组团在蔗区流动做工。甘蔗已成为宁明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县种蔗面积70万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产业后劲

  眼下,2018/2019榨季已宣告收尾,宁明蔗区的300多万吨甘蔗正在糖厂的生产线上转化为晶莹的白糖,15亿元的甘蔗款如期打到蔗农的银行账户上。乡村道路两旁,绵延的甘蔗地正在孕育着下一季的甜蜜。

  “‘甜蜜的事业’不仅要甜一代人,还要让以后的日子长久地甜下去,必须转变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宁明县委书记刘勇说。

  在宁明的蔗糖生产企业,一根根甘蔗正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宁明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培强说,企业着眼延伸产业链,新建了复合肥厂和电厂。复合肥厂采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各乡镇不同的土壤条件提供最适合的肥料。电厂利用蔗渣进行生物能发电,将甘蔗吃干榨净,每年发电1.2亿度。

  亭亮镇富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双高”基地已扩展到2400多亩,带动360多名蔗农参与。合作社负责人陆斌发说,通过技术升级,基地实现电脑施肥、无人机杀虫,水肥通过电脑控制,可精确灌到58个片区,每亩生产成本降低500多元,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