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题: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学习贯彻实施宪法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孙奕、朱超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写入宪法,充实了有关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背景下,我国对宪法作出上述修改,有利于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为我国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宪法保障。
适应新形势作出新规范 彰显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
“法与时移”。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历经40年改革开放,中国大步赶上世界潮流,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修宪,体现了时代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意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说,从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表述可以看出,修改前的宪法强调“共处”、避免冲突,重在为我国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保障。伴随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宪法在上述表述基础上纳入新内容,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新规范,深具规划性和前瞻性,更加着眼面向未来、塑造未来。
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把它写入党章。如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一个个历史坐标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庄严承诺。
“宪法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内容,意味着相关理念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为日后实施推进打下了牢固的法律基础,完善了法治保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陈须隆说。
与此同时,伴随中国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时而出现中国会“称霸”“扩张”的杂音。对此,宪法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予以明确回应。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表示,当今世界,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极端主义有蔓延风险。在这个背景下强调共同体理念,很有现实针对性,既响应时代召唤,也符合我国崇尚和平和谐的传统。
“中国是否崛起、人民生活是否幸福,还要考虑他国、别人是否也过得好。”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中国再次宣示不搞霸权、谋求互利共赢的决心,令我国宪法从国别法律向人类伦理的高度进行了延伸。
新作为传递信心决心 助推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
有学者分析,“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开放”等中国主张关键词载入宪法,宣示了中国向世界张开双臂、同各国共同发展的诚挚意愿。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如今的中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新兴国家。多重角色在身,中国应如何行动,才能为各方开辟更多的利益交汇点?
10日上午,世界聚焦中国南海之滨的博鳌。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彰显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以博鳌亚洲论坛为起点,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将于年内陆续在中国举行。2018年这四场主场活动亮点纷呈,探寻共同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新机遇……一系列活动主题引发国际社会共鸣、汇聚起各方共识。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国以开放之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发出和平发展与开放共赢的邀约,无疑为世界的繁荣注入更多确定因素,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机遇。
思想指引实践,理念引领行动。
“在贯彻实施宪法和平外交政策方面,我国以实践与理念相结合,统筹兼顾国内和国外。”王义桅说。
他表示,放眼国际,从区域性框架,到跨区域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再到国际多边机制,中国不仅没有缺席,还积极主动发挥建设性作用。聚焦国内,中国锐意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毫无疑问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中国欢迎各国搭乘发展高速列车之举赢得国际社会纷纷点赞。奥地利外长克奈斯尔评价,中国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机遇。
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助力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两会闭幕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内,非洲三国领导人先后访华,“一带一路”成为他们行程中的高频词。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以“支持非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这一番话,道出对中国方案的赞赏。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一系列早期收获,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投融资平台全面运转……“一带一路”建设5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收获亮眼的“成绩单”。
专家认为,多方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宪法充实有关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将为中国更好发挥国际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完善的法理基础。
过去5年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决定批准我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签署的多项条约和协定,并将继续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把宪法要求贯彻到重要立法中去,以更好提供法治保障,是未来落实的一个方面。”陈须隆说,还要进一步在国际、地区框架内就有关精神凝聚共识,以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日益凸显其时代价值,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朝鲜半岛核问题、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劝和促谈,维护正义,推动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中国初心不变,将继续发挥独特建设性作用。“中国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如此称赞中国的重要角色。
正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所说,在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和日益分化的今天,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受欢迎。这一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