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供给侧改革|眉山:一坛泡菜的产业融合路

2017-03-29  A+ A-

  3月28日,游客在“天府农耕·响水六坊”游玩。“天府农耕·响水六坊”位于仁寿县珠嘉乡响水村,总规划面积3000亩。该项目以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度假农业为主体,实现一、三产业高度融合。记者 何海洋 摄

  产业融合“小目标”

  ●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 开展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 推行草畜平衡和禁牧轮牧制度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推动认定和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快产地预冷等设施建设, 支持市场主体参与农产品电商交易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培育省级农业主题公园120个,建设休闲农业专业村100个

  ●开展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今年建设20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到2020年建设1000个

  ●目前,眉山泡菜行业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还正在与日本、韩国合作发起制定泡菜国际标准。“东坡泡菜” 品牌价值104.6亿元

  ●去年,眉山东坡“中国泡菜城”成功创建4A景区,仅去年一年, 该景区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00多万元

  3月28日9时,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白马村,耕地机刚刚平整过的农田整齐划一,表面的土壤干燥后泛着微白。徐德全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正围着田坎检查水渠。“老徐,今年泡菜厂的合同签了没有?”听到问话,他抬起头,一行人正朝他挥手。

  “签了,青菜、萝卜各种60亩。谢谢泡菜局长关心。” 徐德全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笑着迎上前。领头的一个小伙子快步上前,笑着握住他的手说,“对嘛, 你我都是靠泡菜吃饭的人,简称‘泡菜人’。”

  小伙子叫陈磊,“80后”,是东坡区泡菜产业局局长,老百姓都直接喊他“泡菜局长”。对这个称谓,他颇为自豪。“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就要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让一坛泡菜养活更多的人。”

  围绕“中国泡菜城”推动一二三产联动,眉山东坡区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泡菜产业园区,这里有万亩绿色泡菜原料种植基地、 近30家大型泡菜企业和全国第一个泡菜4A级景区等。

  如今, 东坡区80多万人中从事泡菜相关工作的超过20万人。 换句话说,平均每4个东坡人中就有1个“泡菜人”。

  种

  订单逼出“绿色”种植

  除了实地了解泡菜原料种植户“订单”情况,陈磊一行还有一个任务: 查看农田边太阳能杀虫灯的受损情况,以便近期统一检修更换。

  “可别小看这些灯,确保泡菜原料绿色、安全,它们发挥了大作用。”徐德全告诉记者,泡菜厂收购原料,对农残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 以往周边农户种菜, 多只看产量、 看成本,化肥、农药没少用。不少农户都出现过因农产品不达标, 贱卖或卖不出去的情况。

  2012年开始,东坡区连片集中打造泡菜原料种植基地。“绿色、安全”成为重要目标。除了新建道路、沟渠,还全面推广诱虫黄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施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徐德全说,如今当地农户基本都不用农药、除草剂了,肥料很多也用有机肥。 泡菜加工企业来后,对“绿色”的要求更直接,徐德全说,“先签合同后种植,企业要求写在合同里,不达标就卖不脱。”

  要求高也给种植户们带来好处。“东坡区的泡菜原料即使价格比其他地方高,还是照样不愁卖。”陈磊告诉记者, 去年, 当地榨菜原料创造了100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种植基地内更是出现企业“扎堆”抢购的场面。

  目前, 对基地示范绿色种植的经营主体,眉山市补贴400元/亩,东坡区补贴400元/亩。下一步,他们将探索建立企业共担机制, 把基地经验推向更广区域。

  产

  技术创出“高科技”泡菜

  “全国10大泡菜企业, 东坡区占4席。”眉山东坡泡菜产业园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吴吉辉介绍,推进产业融合, 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加工环节十分关键。工厂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影响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做强加工环节,是眉山加速三产融合的“牛鼻子”。

  目前, 眉山泡菜行业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还正在与日本、韩国合作发起制定泡菜国际标准。“东坡泡菜” 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证明商标,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104.6亿元。

  如何在加工环节撬动更大产业空间? 用技术创新将泡菜玩出高科技,是眉山的选择。

  “我们的泡菜不但不会有亚硝酸盐等安全隐患, 还富含乳酸菌等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恒向记者演示了一项获得国家食品行业科技发明一等奖的技术———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加工泡菜技术。 取一小袋乳酸菌菌包, 一袋母料放入坛内,倒上凉白开,搅拌均匀,放入洗净的蔬菜,静待一周左右时间,就可吃到新鲜、资格的四川泡菜。

  在眉山泡菜企业吉香居的一家门店,销售员告诉记者,这种售价600多元一坛的新产品很受外地四川人的青睐,“四川人出去大多会怀念资格泡菜的味道,这个产品可以一解他们的乡愁。” 而这种标准化生产的产品,相比传统家庭制作,乳酸菌等元素含量也更标准,更利于人体吸收。

  近日,吉香居研究人员冯代伟成了眉山泡菜发展的“功臣”。他研究的泡菜优势微生物智能反应器,是全国首台智能自控泡菜发酵反应器,投产使用后解决了四川传统泡菜大规模、高产量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瓶颈。

  销

  泡菜工厂也能“卖风景”

  3月28日11时左右, 眉山东坡区省惠通食业公司门口来了一辆旅游大巴。30多名来自成都的游客陆续下车,这是他们“中国泡菜城”旅游线路的一站。“大家好,这是我们的榨菜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公司副总经理杨肃清临时转换角色,当起了导游。

  “这是我们3月开始试行的工厂游,已接待了500多名游客。”她告诉记者, 和旅行社合作, 除了参观, 游客还会购买他们厂家直销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宣传和经济效益兼得。“目前公司已开始做长期规划,未来会招专人来做旅游。”

  工厂除了生产产品,还能“卖风景”,发展旅游业,省惠通食业公司的探索在眉山十分典型。

  近年来,眉山东坡泡菜在“一菜多吃” 上下起功夫, 让泡菜不但可吃、可看,还可耍。去年,眉山东坡“中国泡菜城” 成功创建4A景区,目前已形成泡菜博物馆、 泡菜风情街、泡菜广场、企业观光生产线等旅游景点,形成旅游环线。仅去年一年,该景区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00多万元。

  一个百亿元产业撬动千亿元综合收入,陈磊表示,他们还在探索新模式,将从一坛泡菜里尝到更多“新味道”。

  记者手记

  产业融合需要增强“获得感”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让“一坛泡菜”串起种植户、加工企业和服务业, 形成利益共同体,是眉山的探索路径。“一坛泡菜”引发的产业融合, 增加了种植户的收益,提高了加工环节的技术含量,还带来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参与其中的市场主体收益都比原来更多。

  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有各自规律, 其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也有规律可循。眉山泡菜的探索,恰恰印证了增强各方“获得感”才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则又反过来进一步增强“获得感”。

  如此良性循环,产业融合必能成为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中的重要力量。(记者 朱雪黎 袁丽霞)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