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全国首批试点,德阳市安宁疗护中心正式运营
在国家决定开展“安宁疗护试点”的5个城市中,德阳市成为其中之一。目前,德阳市已在市属和各区县的医院、卫生院等13家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近日,德阳市安宁疗护中心已正式运营,先后收治了38例癌症晚期和高龄病人。11月3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了这家挂靠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的安宁疗护中心,揭示安宁疗护尚不广为人知的一面。
家属讲述
88岁患癌老人住进疗护中心
家人希望让他“平和舒适地走”
11月30日中午,正是饭点,德阳市安宁疗护中心的病房内,赵大爷的4个儿女守在病床前,刚伺候88岁的老父亲吃完午饭。住进安宁疗护中心正好一个月,老人的疼痛得到了控制,“吃得也比以前多了”。
“我爸是2014年查出的膀胱癌,做过4次手术,药物、化疗都不起作用了。”赵大爷的二儿子告诉记者,今年10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一周后,4个子女商量,将老人转移到了安宁疗护中心,让老父亲在这里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中心副主任刘祥锋告诉记者,赵大爷的癌细胞已经多次转移,目前最大的生存痛苦是骨转移后造成的疼痛,“病人夜间睡眠很差,现在疼痛控制得很平稳。”
“在家里根本没办法,我爸坐都坐不起来,必须导尿,而且随时出血,在家谁会插导尿管呢?”老人的二儿子说,“人活一生不容易,与其走的时候还那么痛苦,不如让他平和舒适地走,这是最好的办法。”
记者探访
关键词 姑息治疗
“解除病人疼痛是第一位的”
“现在很多人对安宁疗护存在误解,安宁疗护不是不治疗,而是姑息治疗。病人已经到了危重晚期阶段,生命的消逝已不可逆转,这时候不是要过度治疗,而是要减轻病人的痛苦,让病人舒适、有尊严地离开。不加快但也不推迟病人的死亡,这是安宁疗护的宗旨。”德阳市安宁疗护中心主任何淼如此诠释安宁疗护的理念。
何淼介绍,从9月底开始试运营到现在,中心已先后接收过38位病人,其中的大部分已经离世。
“主要是患有慢性病的高龄病人和癌症晚期病人,他们到最后阶段都会很痛苦,解除他们的疼痛是第一位的。”何淼说。
尤其是癌症晚期病人,解除癌痛,已经有完善的治疗规范。何淼介绍,“病人进入疗护中心后,将持续地给予止痛药物,让病人24小时没有疼痛感。”
关键词 心理疏导
“帮助病人和亲属缓解痛苦”
“病人生病后,生活能力下降,往往会有很大心理创伤,造成抑郁和焦虑。医护人员要做的,不仅是给予病人身体上的治疗,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照顾和陪伴。”已经从业11年的安宁疗护中心护士长李乔对此深有感触。
不久前,一位卵巢癌患者在疗护中心去世,她的亲人没有歇斯底里地痛哭,而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站在病床前,对逝者道别、道谢、道恩。病人去世前,医护人员已经对病人家属进行了死亡教育和哀伤辅导。
“病人入院时,我们会给病人家属做基本的死亡教育,告知他们病人的病情,让家属知道病人短期内就会离开。”李乔告诉记者,看到亲人有尊严地离开,家属的痛苦也会缓解。因此,安宁疗护不仅能缓解病人的病痛,也可以抚慰逝者亲人的哀伤。
关键词 家人陪伴
“家人陪伴比任何良药都好"
在安宁疗护中心,还有一个房间被开辟为关怀室,也叫告别室。房间中央,一张病床可供临终病人躺卧,房间内的投影和音响设备,则可以播放病人喜欢的音乐和影像。
“有的病人在临终前,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和家人在一起,还有同事、朋友来告别,我们提供这个房间,在病人去世前,满足最后的心愿。”李乔告诉记者。
“到了生命末期,家人的陪伴比任何良药都好。”让刘祥锋感到欣慰的是,在疗护中心去世的病人,“有百分之八九十,去世时都有家人的陪伴。”
新闻纵深
安宁疗护尚未被广泛接受
“未来将开展多学科协作”
11月30日,记者在德阳市安宁疗护中心的病房内,只看到5位病人,共有35个床位的病区里,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现在很多人对安宁疗护有误解,认为到了这里就是放弃治疗,所以很多病人家属还要承受舆论压力。”中心主任何淼告诉记者。
其实,安宁疗护旨在为疾病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并非“放弃治疗”。
另一方面,入院花费也是不少病人家属的考量因素。
根据《德阳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收治准入标准》,进行安宁疗护的参保患者,按床日付费标准和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与定点医院结算费用,个人不再负担基本医疗保险起付金额和乙类药品、部分支付的诊疗项目先行负担费用。
“有个已经去世的肺癌病人,住了两个多月,家属自己承担的费用只有4000多元,相比之下,花费并不高。”刘祥锋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接受安宁疗护,中心医护人员也在不断尝试。“下一步,我们希望整合临床、精神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团队,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通过多学科协作,共同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何淼说。(记者董兴生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