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遂宁贫困村 看旅游扶贫“样板”

2017-03-31  A+ A-

  梓潼村村民唐远生正持“枪”挖藕 何飞 摄

  据遂宁日报3月31日消息 破旧危房“变身”美丽农家乐,除了提供吃住,还能让游客体验耕作的乐趣;因病、因残留在村里的贫困户在家门口摆上“小摊位”,钱袋子也鼓了;曾经人烟稀少的贫困村,现在吸引了大量游客涌入……阳春三月,记者跟随第一书记的步伐,分别来到船山区河沙镇梓潼村和大英县卓筒井镇蓄金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新村图景,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的是“旅游扶贫”为村庄带来的变化。

  坐标:船山区河沙镇梓潼村

  “十里荷画”生莲藕

  “产旅结合”鼓腰包

  美丽三月,细雨纷飞。走在“十里荷画”旅游景区的栈道上,撑一把油纸伞,游客们仿佛置身于江南烟雨中。“遂宁不止山美水美,连栈道都建得像幅水墨画。”市民向先生告诉记者,在这个时节,景区虽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景色,却有一道“采摘莲藕”的独特风景线。

  跟随向先生的指引,记者见到一位正忙着挖藕的村民。这位村民叫唐远生,是船山区河沙镇梓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员。去年,在村干部们的帮扶下,他将自家的百亩水田流转融入“万亩莲藕”基地,并通过“挖藕”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在家门口就顺利脱贫,鼓起了“钱袋子”。“我们村种植的是浅水莲藕,采挖起来相对轻松,只需借助水枪冲洗就能把藕挖出来。”唐远生一边拿着高压水枪冲洗莲藕,一边对记者说。

  “十里荷画旅游景区正是依托十里河塘产业底蕴,才构成了一条‘产旅结合’的扶贫长效机制,带动了河沙镇梓潼村、板桥村、玉桥村和栖凤村的经济发展。”船山区委常委黄钰告诉记者,目前,“十里荷画”旅游景区正在推进建设3座景区大门、4座污水处理设施、1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5000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到今年5月1日景区正式开园,村里的老百姓不但能在游乐场等地打工,还可以将自家楼房开发为住宿接待游客。无论做什么,大家都能留乡致富。”

  坐标:大英县卓筒井镇蓄金村

  “百亩桃林”建新房

  “农旅融合”稳增收

  3月,桃花盛开,记者来到了蓄金村,看见一朵朵桃花绽放枝头,一间间异地搬迁安置房被桃林温柔围绕,农家乐里一派热闹景象。

  “这间农家乐是我哥建的,已经营业了。”蓄金村村民吕大强指着一幢彩旗飞扬的乡村别墅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两兄弟一直在外打工。前两年,在听说村里要建设“旅游新村”之后,两兄弟毅然选择回乡,将老房子修葺一新,大胆走上了种植桃树、办农家乐的致富路。

  蓄金村党支部书记徐时友说,农家乐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的标配,是村民能够走上致富路的渠道之一。而自今年镇里举行首届桃花美食节以来,蓄金村以及其附近的几座村落共有十几户人家搞起了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吃喝、赏花。“农家乐所用的鸡、鸭、鹅和瓜果蔬菜大部分都是向村里的贫困户们收购的,让大家都能在家门赚到钱。” 徐时友高兴地说,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带富了农家乐的老板,同时也带动了周围村民发展种养业致富。

  “随着市里‘旅游扶贫’项目的不断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不仅如此,目前蓄金村的桃树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预计产量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收入达到600元。”蓄金村第一书记蒋廷兵说,去年10月,蓄金村被列为国家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之一。按照《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行动方案》要求,蓄金村必须实现旅游经营收入目标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年度目标,并且确保要在今年之内,做到整村脱贫不返贫,共同摘掉“贫困帽”。(遂宁日报实习记者 王瑞)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