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挥示范作用 将绿色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2019-07-18  A+ A-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境内长江干流里程长达691公里。保护和修复好长江生态,不仅是重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连日来,记者跟随“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长江之变”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先后走进两江新区、渝北、忠县、巫山等地,看重庆如何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立体交通网络

  助力打造开放高地

  清晨,两江新区果园港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每天上万吨货物在这里装卸,通过“铁、水、公”多式联运,与欧洲各国进行快速、方便的物流作业。

  “就在几天前,一辆从俄罗斯始发的中欧班列(重庆)抵达两江新区果园港,全程只用了8天,比传统的江海联运节省了半个月左右的运输时间。”采访中,重庆太平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浩自豪地说:“这趟班列运输的俄罗斯板材是我们公司负责的物流项目,抵达重庆果园港后,还将进行分拨,再通过水运运往其他省市。”王浩坦言,自从果园港实现“铁、水、公”多式联运后,他的跨境物流订单增加了一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片占地面积约6000亩,岸线长达2800米的果园港,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实现了港口、产业、物流三结合。

  向西,果园港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连接中国大西北,串起中亚和欧洲;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太平洋,可实现江海联运;向南可直通“陆海新通道”,面向我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   

  “‘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打通了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的障碍,降低了转运成本,使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这一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果园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果园港只是重庆构建立体交通,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一个缩影。

  在这里,铁路已形成“一枢纽十干线”的铁路网络,总里程达到2371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023公里,对外出口通道增加到19个,路网密度达到3.67公里/百平方公里;水运方面,基本建成“一干两支”航道体系,航道总里程达到4472公里,果园港等一批现代化港口建成投用;航空方面,“一大四小”机场格局正在形成,江北国际机场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

  “顺江而下,曾是我们推动开放的主方向,而如今,依托立体交通网络,重庆通江达海、连接世界的梦想早已实现,这为我们打造国际贸易枢纽和内陆地区的集散分拨中心提供了有力保障。”果园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智能产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

  “你好,我是‘重庆耍娃’,快跟我一起游览山城重庆吧!”在位于渝北龙溪街道重庆基金小镇的重庆兆光科技公司内,一台名叫“重庆耍娃”的全域旅游智能机器人吸引了重庆日报记者的目光。“耍娃”憨态可掬,记者与其进行语音交流后,即可获得重庆全域旅游信息,包括旅游地图、景点推荐、美食荟萃等。

  “事实上,我们公司在创立之初,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IT企业,直到2010年,才尝试转型。”兆光科技创始人彭德光坦言。从IT行业到人工智能,兆光科技的成长正是得益于重庆大力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这一举措。

  当前,大数据、智能制造、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在世界各地风生水起,有力推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市出台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通过着力培育智能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广智能化应用,加快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重庆智造”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而针对当前智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支持不够等问题,我市逐一补齐“短板”:推出了“鸿雁人才”“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引进激励措施,综合利用重大专项、重大创新平台等探索高端专项人才培育途径,以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及团队助力重庆发展;同时,加快完善创投体系,包括股权投资体系、债权融资体系、众筹募资体系,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资本来源问题;切实优化创新生态,打造了一批创新载体和平台,以提供优质的技术孵化供给、创投资本供给和公共服务供给。

  创新驱动发展,让近者悦、远者来。

  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智能产业产值达到4600亿,增长19%,高技术产业值增长13.7%。新培育重点科技型企业4301多家,同比增长24.1%。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智博会上,一大批“重庆智造”的科技产品赢得中外来宾纷纷点赞。

  生态优先让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

  初夏,长江三峡两岸柑橘犹绿,脆李正熟。在这里,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黄龙兵没有想到,屋后那片光秃秃的石头山如今已是绿植覆盖。近年来,这个位于巫山县巫峡镇桂花村的石漠化治理点,通过在山腰种植经济林,在山顶种植生态林,开辟了一条增绿增收相结合的石漠化治理新路径。

  “过去土地瘠薄,我种植玉米、红薯,辛苦一年也挣不到多少钱。而如今,发展脆李产业,一年就能挣上20余万元。”说起这几年的变化,黄龙兵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李子树控制了水土流失,“大风吹,沙石飞”的场景再也看不见了。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的李花竞相开放,花似白雪,景如画廊。当地政府在此基础上打造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如何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

  为此,我市首先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其次,加大水生态修复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2018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5%,超出国家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系列环保举措,在修复长江生态的同时,也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四年来,我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5.5万人,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7%,返贫率低于0.1%,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柑橘、脆李等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四好农村路”、农村污水管网、危房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美丽宜居村庄、大美乡村示范片等一大批美丽乡村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序推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行至三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在这里,自然与人文、城镇与乡村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