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护送”一江净水向东流

2019-07-25  A+ A-
  新华社重庆7月25日电  题:重庆:“护送”一江净水向东流

  新华社记者周凯

  7月25日,游客在重庆园参观。当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重庆日”活动在北京世园会园区举行。新华社发(任超 摄)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饮水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重庆市直面薄弱环节强化污染防治,针对突出问题加强生态修复,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之路,2018年长江干流1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护送”一江净水向东流。

  强力治污保净水

  “以前大家都不敢开窗,现在成了居民散步的好地方!”家住重庆市永川区棠城公园旁的市民徐先生,指着小区前的临江河说。长江一级支流临江河穿永川城区而过,由于生活污水直排、处理设施滞后等原因,多年来是一条黑臭的“龙须沟”。

  不能让污水汇入长江。2017年永川区启动临江河综合整治,已投入近8亿元修复雨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河道景观。经过一年多的整治,目前临江河永川出境断面水质从去年的劣五类稳定达到四类,两岸绿植、水中荷叶、亲水步道让部分河段成了市民休闲“打卡”地。

  长寿区长江北岸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工业聚集地。在园区应急管理中心,记者看到高清视频、在线监测等设备“紧盯”各企业风险源,一旦出现突发环境状况,消防、环境等部门可快速赶往现场。

  长寿经开区环保局局长唐雅江介绍,长寿区已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5家,重点区域管网实行地上可视化,并构建 “装置—工厂—片区—经开区—河流”五级围堰拦防体系,确保突发事故污水不流入长江。

  近年来,重庆市统筹“建设施、抓治理、强监管、促改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环保设施短板,今明两年将投入110亿元修建污水、危废等处理设施;对不达标重点河流开展整治攻坚,48段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19条重点河流全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卫说:“通过系统性流域治理,重庆4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5%,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

  生态修复提“颜值”

  在江津区数十公里长的滨江路,绿油油的青草如同绿色地毯铺在长江岸边。而几年前,这里占地种植、采砂加工严重破坏了岸线生态。

  江津区长江江段占重庆长江干流长度的约五分之一,为保障丰富的岸线资源不被粗放利用,江津区已规划长江岸线43个功能区,其中开发利用区1个、控制利用区11个,保护区、保留区31个。该区水利局干部甘朝雨介绍,2018年全区长江沿线所有砂石堆场全部取缔,并安装智能视频监管重点江段,有力修复了岸线生态。

  长江生态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重庆市大力实施长江两岸国土绿化、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石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全面修复长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

  嘉陵江、长江两江交汇,缙云山、中梁山等四山纵列,构成了重庆主城区独特的山水城市景观。为破解过度粗放开发、江岸生态破坏等问题,2018年重庆市开展“两江四岸”提升工作,优化滨江布局、修复江岸生态,开展城市治污、增绿、减量、留白。

  在两江新区嘉陵江畔,当地政府结合江岸整治,建成一个面积4000多亩的“金海湾”滨江公园,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前来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类似的亲水空间、观景平台、慢行系统近年在“两江四岸”越来越多。

  得益于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一座“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山水之城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生态颜值”换价值

  在长江边的巫山县曲尺乡,在外打工多年的王恩海返乡种上了15亩脆李树,勤于钻研的他种出的脆李个头大、口感好,“我的李子不用推销,去年两棵最大的树的果子卖了5000多元。”

  曲尺乡党委书记徐培涛介绍,全乡2万亩挂果脆李去年销售2亿多元,今年脆李开花半个月就接待游客1.5万人,户均增收万元以上,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峡谷深,如何保护生态又要增收致富曾困扰着干部群众。重庆市围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壮大生态产业,用“生态颜值”换产业价值。

  “朝辞白帝彩云间”,扼守瞿塘峡口的奉节县有白帝城等历史文物,李白、杜甫、刘禹锡等大诗人曾在此留下诸多名篇。前些年,奉节是全国产煤百强县之一,挖煤带来了短期利益,却毁坏了绿水青山。如今,奉节关停39个煤矿,深挖诗词文化、壮大脐橙产业,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生态产业绿了山水,好山好水又提升了生态价值,三峡红叶、高峡平湖、忠州橘乡等一批文旅产业名片在三峡库区日益唱响。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之路,正让重庆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