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重庆,越来越有“范儿”

2017-06-12  A+ A-

  入春,重庆市沙坪坝区鲜花绽放,吸引众多市民拍照留念 王全超摄

  从空中看,重庆渝中半岛宛若一艘巨轮,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朝天门扬帆起航。穿行于重庆街道楼宇间,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奇景接踵而至:长江上唯一的过江索道,穿楼而过的轻轨轨道,闹市中泰然独立的罗汉寺,13层楼高的人行天桥,山路一般蜿蜒的人行扶梯……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这座老工业城市经历沧桑巨变,开始释放出独特的大城魅力。来自重庆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4年间重庆外地游客量增长了6倍。这座大城市带大农村、面积超过京津沪总和、总人口高达3000多万的大城,正朝着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奋蹄扬鞭。

  现代大城:“组团式”发展格局渐入佳境

  20年前,重庆主城的长江南岸还是礁石裸露的原始江滩,江滩之上遍布杂乱的老旧房屋和厂房。现如今,数十公里长的江滩变身为风景秀美的南滨路,每当夜色降临,来此欣赏夜景和休闲娱乐的人川流不息,而路边的美术馆、蜡像馆、大酒店等一些现代建筑,更是崛起为重庆新地标。

  重庆主城坐拥四山,手挽两江,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分为二十一个组团和八个独立功能点。目前重庆主城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核心商圈、休闲旅游区、居住中心区、产业园区,南滨路就是组团式发展的代表。这种模式优化了城市功能,疏解了交通压力,消解了人居稠密度,避免了一些“大城市病”。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重庆这样一座镶嵌在大山、大江之中的城市里,“组团式”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的支撑。以桥梁、轨道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庆的巨变,而“桥都”也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现代化符号。

  从1966年重庆主城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嘉陵江大桥通车到1997年直辖,重庆主城两江上仅有5座大桥;而现在,这个数字是29座,嘉陵江上有15座,长江上有14座,另外还有6座在建。

  1997年直辖时退休、现已年逾八旬的重庆市原城建局局长林君宴不禁感慨:一座座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仅是一个个桥梁建筑工程的展示,更是重庆城市框架不断扩大的发展史。

  “嘉陵江牛角沱大桥的修建,使观音桥和红旗河沟从水库和农田,变成人潮涌动的繁华市区;朝天门长江大桥让江北和南岸往来更加便利;双碑大桥的通车,让大学城与两江新区只隔了一座桥的距离。”林君宴说。

  与桥梁建设同样成绩斐然的还有重庆的轨道交通。截至2016年底,重庆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已达213公里,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骨干线网,线路通达主城九区所有核心组团,连接主要商业中心、机场、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的比例达到41%。

  山水大城:“天生丽质”的禀赋更出众

  “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诗中描绘的美景,正是古巴渝十二景之首的“金碧流香”。

  不仅如此,黄葛晚渡、歌乐灵音、云篆风清、洪崖滴翠等其他古巴渝十二景,都与山水有关。这就是重庆,一座“站立”的山水大城。

  重庆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自然禀赋,但在以前常被认为是城市发展的“拦路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城市工作提出新要求,重庆主城的山山水水越来越成为“天生丽质”的城市资源。

  2014年,重庆在对城乡总体规划进行深化时,加入了“美丽的山水城市”这一定位,在国内城市中率先将“山水城市”写入总体规划。

  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规划》正式出炉并对外发布。该规划从主城区山、水、绿自然条件分析出发,理清山系、水系、绿系脉络,提出规划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明确了生态体系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的规划管控措施。

  重庆市规划局局长曹光辉说,近几年,重庆将过去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并通过地方人大立法,让青山绿水真正在城市建设中“显山露水”。

  为了避免出现“有山难见山”的现象,重庆依托城市重要自然制高点、主要开敞空间和重要公共建筑,规划控制22条视线通廊、32处风光眺望点和46处城市内部眺望点。

  现在,古巴渝十二景中除了华蓥雪霁、桶井峡猿两处与城市关系不密切之外,其他10处都分别划定了对应的眺望点。比如,当你傍晚时分前往南滨路黄葛渡,仍能依稀感受黄葛晚渡那“古树荫津渡,黄昏行客多。暮色锁两岸,夕阳洒金波”的意境。

  近山亲水、登山健身、临江休闲,已成为重庆市民的生活常态。人们下班后,就可漫步在青山绿水间,徜徉于翠竹花丛中。重庆现有240余处城市大型公园和2000余处社区级公园,市民步行15分钟以内就能到达一座大型公园中,步行5分钟以内就能到达一座社区级公园。

  “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下,重庆转换思维做好山水这篇大文章,努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际都市典范。”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西部分院高级工程师盛志前说。

  文化大城: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不断延续的历史文脉,为重庆增加了古朴厚重的韵味。

  5月11日,在南滨路米市街老街,历经数年修缮的合记堆店挂上了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而它所在的米市街老街,与同在南滨路上的慈云寺、龙门浩老街一起,作为主城区首批传统风貌区,正在紧锣密鼓的维护修缮之中。

  南岸区文化委主任李永文介绍,传统风貌区将延续传统空间肌理,保持现有的街巷格局不变,保留街巷原有的宽度和铺装,严格保护街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地形地貌,保护堡坎、陡坡和山城步道等地貌特征,禁止大拆大建。

  南滨路有“万里长江第一滨江路”之称,将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下来不搞开发,折射出重庆延续城市文脉的理念与情怀。

  重庆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巴渝文化、开埠文化、抗战陪都文化、西南大区建设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

  “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美丽山水城市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出任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任,多次对相关工作进行调研、部署,明确要求“让人们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

  2014年,重庆组织编制了《重庆市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定了28个传统风貌片区,提炼了“传统巴渝、明清移民、开埠建市、抗战陪都、西南大区”5类主城区传统风貌特征。

  “别再让那些刻有历史文脉信息的载体离我们而去了!”不仅仅是政府,重庆普通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日益勃兴,曾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吴元兵就是其中一位。如今,吴元兵与一帮同样热爱重庆本土文化、对历史文物有浓厚兴趣的朋友成立了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这支“文保民兵”队伍定期走访和记录重庆的老街和文物点,不断发掘新的需要抢救和保护的老建筑历史遗迹。

  宜居大城: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重庆曾经给人“不修边幅”的印象,大量存在的危旧房和棚户区,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疑难杂症”。近年来,重庆城镇化快速推进,重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不断改善的人居环境,让重庆更经得起细看和品味。

  重庆房地产市场被称为国内楼市的“一股清流”。经济增速长期处于第一方阵的重庆,以市场规律为导向、以民生保障为根本,打好调控政策组合拳,让市民平均工作不到10年就买得起一套房。

  面对大量环境脏乱差、功能有缺陷、管理不完善的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重庆摒弃大拆大建的做法,通过“城市修补”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背街小巷及老旧社区是城市居民的主要聚居地,随着城市年龄的增长,往往出现“血脉不畅”、容貌不佳等问题,市民投诉日益增多。为回应民生关切,重庆在老街区实施道路、园林绿化,照明、管沟、环卫及其他相关设施改造与配置,加强占道停车、占道经营、占道堆放杂物管理,规范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张贴栏和空中管线,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管线入地,让群众获得感满满。据第三方民调机构统计,重庆市民对背街小巷整治满意度高达97%。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抓手,城市规模大幅提升,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文脉得以延续,一座宜居宜业、美丽现代的国家中心城市正在茁壮生长。(来源《半月谈》第11期;半月谈记者: 王金涛 陶冶)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