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6月14日电 题:打一场“扬长补短”的全面振兴攻坚战——辽宁推进“五大区域发展战略”谋新篇
新华社记者王振宏 汪伟 张惠慧
连续五个季度,走出了一条稳步上扬的经济增速曲线,辽宁正逐步站稳经济回升的拐点。面对全面振兴攻坚战,辽宁持之以恒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沿海经济带、中部城市群等统筹发力,扬长补短,协调推进“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全域奋进之势。
统筹全局,振兴路上一个都不少
坐落在阜新市清河门区的富国集团成品皮革项目的厂房内,新运进的生产设备在生产区域内一字排开,部分还没有拆除外包装。“项目马上就将投产。”富国(辽宁)汽车内饰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王丹说,两年之内年产值会达到20亿元。
“这是阜新依托农业产业优势引进的产品深加工项目。”阜新市常务副市长郝建军说,阜新市地处辽西北,属于欠发达地区。省里将突破辽西北列入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并给予政策倾斜,这对阜新是一个重要机遇。
作为东北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辽宁既有沿海六市构成的一条向海开放的经济带,同时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还有地处西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有沈阳与抚顺之间承载城市化新探索重任的同城化新区,也有广布各地的发展短板——县域。
“经济企稳向好的辽宁,没有仅仅在传统动力极上发力,而是实施了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沈抚新区和县域经济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说,这是统筹兼顾、扬长补短的战略部署,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谋划。
据了解,辽宁沿海经济带将着力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和重点发展临港产业、海洋经济;沈阳经济区努力构建以沈阳为龙头的创新中心、人才中心、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突破辽西北重在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屏障区建设;沈抚新区围绕改革创新形成示范效应;县域经济将依托“一园一区一镇一品”,努力实现县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做优动能,让向好的势头延续
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创建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今年3月,辽宁再度对外公布提振经济的新举措,出台了10个方面40项措施扩大对外开放。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省份,扩大开放已成为辽宁省做优传统动能,谋划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用好沿海优势,做好开放文章,是沿海经济带承载的重要任务。”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副处长李纯武说,沿海经济带作为辽宁省经济的龙头区域,更要以开放新理念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做优动能,必须依靠改革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早在今年1月,拥有较强工业基础的辽宁中部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市签署“共同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包括高品质公共服务、创新、人才、产业、旅游、环境治理等在内的37项一体化发展举措。
而在沈阳、抚顺之间,占地171平方公里的沈抚新区已经享有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政策、统一管理。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一次化学融合的尝试。”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沈抚新区处副处长杜仁锋说,未来要在新体制机制下,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升级的方向发展。
补齐短板,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位于辽西北的北票市,曾因煤而兴,一度因采矿挖煤而山秃水干。而记者最近实地采访时看到,一度断流的东官河再现表面径流,顺流而上至大黑山风景区,车行道、木栈道穿林绕山而上。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副处长刘效松说,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各有侧重,其中突破辽西北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与辽西北地区一样,县域经济是辽宁的经济短板、发展难点,但也恰恰是百姓感知最强、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农经处副处长袁军说,省里抓县域经济的力度是空前的,集中调研、全力推动、定期调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标抓改革发展;另一方面,让县(市)主要领导同志走出去学习先进,为“一线指挥员”开眼界、换脑子、找思路。
目前,辽宁省已经启动了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由过去的“乡财县管”逐步改为县乡“分灶吃饭”。同时,产业、投资、财政、教育、养老等各方面的配套政策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通过调研学习,我们发现南方的乡镇、县域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敢于创新突破,非常有活力,有一种自下而上的动能供应,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学习的。”袁军说。
统筹谋划,重在落实。
采访中,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的相关负责人还在忙着调度项目。“辽宁省今年开展了‘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李纯武说,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均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组织机构、时间表、路线图。“省政府督查室每月都会按照节点进行督导,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