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陈俊松)观赏一场设定新奇的电影,看头顶游过一只巨型海龟,“指导”画面中的龙烧制你选择的瓷器……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正在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的“时间的光辉·瓷生物乐园”艺术特展,那就是“炫”。
“时间的光辉·瓷生物乐园”是首个以中国瓷文化为主题原创的全息沉浸式艺术特展,由新华网和景德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6月5日上午正式开展。
“瓷生物乐园”开了一个超大“脑洞”,用跨媒介的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新未知的瓷的世界,让瓷器活了起来。在这个世界里,有五只以象、龟、麒麟、朱雀和龙为原型的瑞兽,分别守护材料、造型、纹样、釉色、烧制五大陶瓷工艺。
“时间的光辉·瓷生物乐园”特展。
展览现场,每只瑞兽都有适合各自设定的“居所”,“居所”内有巨大的屏幕和各类传感器。记者发现,很多参观者的指尖几乎“忙到停不下来”,或者不停按下手机快门,“无死角”地录下瑞兽的形象;或者轻触瑞兽面前的触摸屏,与瑞兽来一场跨越次元的互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这里靠的是触觉、听觉和视觉的全方位体验。
但如果认为这场特展仅仅只是“炫”,那你肯定错了。在参观时,数字技术“活化”让瓷文化的质感和意蕴也变得更加鲜活和动人。
五大瑞兽身上均隐藏了不同时期的10件著名陶瓷。瑞兽的组合,既展示了陶瓷制作的主要流程,也因身上各有侧重的陶器和瓷器,勾画出中国陶瓷历时千年的演变。瓷作为中国文化符号,此时更为易得,更有温度。
沉浸式体验的创新呈现方式颇具吸引力。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在6月1日特别为小朋友进行公益开展时,这里成了一千多名小朋友的乐园,他们久久不愿离去,最后被家长带走的时候也十分不情愿。
“时间的光辉·瓷生物乐园”特展。
当今时代,文化是日益高涨的“刚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充分供给文化需求的潜能。但如何消除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和隔阂感,却是一道亟待回答的难题。
这次特展,正是新华网作为主流媒体面对这道难题时交出的精彩答卷。新华网文创团队调研了十余家博物馆,研究了上千款瓷器,历时三年之久,设计打磨这样一个全新原创的IP特展。过程无疑是艰辛的,但丰硕的成果也印证了付出的值得。特展深入挖掘了瓷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用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全息影像、交互技术等前沿技术相融合,构建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想象力空间。当抽象的文化符号变化可感知的真切体验,传统文化无疑就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更易“飞入寻常百姓家”。
多名专家学者表示,新华网和景德镇的尝试非常有益,实现了现代传媒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既传承了历史,又能让信息有效地为现代受众所接受。
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唐天源看完展览后忍不住赞叹,这种创意很少见,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要焕发新的生命力,就必须要创新型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无数新的可能,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在表现方式和形态上有新的变化。”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现场说,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正说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能够跨越时空和国度,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而创新,一直都是传统文化“活化”的关键字眼。近年来,文创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动了区域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很多文博单位已经先行先试,用上了虚拟现实、全息投影和数字博物馆等先进技术,拉近与普通人的距离。
另一方面,文创设计和产品开发,在不断寻找与生活交汇点的过程中,越来越有成为“网红”的气质。在“瓷生物乐园”展览出口处,有一个约二十平方米的文创店,规模虽小但人气颇旺,很多参观者被瑞兽的书签、杯子、徽章等“周边”吸引。其中,杯子、存钱罐等陶瓷产品来自于具备高超制瓷技艺的景德镇。
“一边是沉浸式体验,另一边向衍生品方向发展,就会形成一个产业链。我觉得这应该能代表未来文创产业发展的方向。”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
可以预期,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加持下,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意将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具有底气。
来吧,“时间的光辉·瓷生物乐园”正等着你,“炫”起来的传统文化,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