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清的城市有温度——记疫情防控中的城市守护者

2020-02-09  A+ A-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9日电 题:让冷清的城市有温度——记疫情防控中的城市守护者

  新华社记者勿日汗、刘懿德、魏婧宇

  疫情防控中的城市,往日车水马龙的街头如今格外冷清,曾经人声鼎沸的商场餐馆大多关门歇业。慢速运行的城市里,许多人选择宅在家中,但也有人选择坚守岗位,他们是蔬菜供应商、环卫工人、产科医生,是无数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普通人。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他们用勇气和辛劳,为城市注入温度。

  保障蔬菜供应“不掉链子”

  采摘、打捆、装箱……中午刚吃了饭,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把栅乡前不塔气村的菜农孙建钢就带着家人进大棚摘菜了。

  “这一阵蔬菜销量往下掉了些。”孙建钢蹲在地里看着绿油油的菠菜,喃喃地说:“已经立春了,疫情总会过去。下一茬菜种都准备好了,啥时候也不能让这地荒了。”

  14点多,菜商齐三开车来到村口,一帮人肩扛手拎,很快把几十箱蔬菜装车。随后,齐三又去其他菜农家收菜。返程时,车上装了1000多斤各类蔬菜。

  凌晨2点半,齐三开着装满蔬菜的货车来到呼和浩特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几名更早赶来的菜商已把蔬菜码放整齐,陆续有人前来询价采购。“这个点来买菜的,都是零售摊贩。”戴着口罩的齐三大声说。

  凌晨4点多,齐三已卖出三四百斤菜。一名刚买了两箱菜的零售摊贩说:“蔬菜供应充足,大家心里就有底,啥时候这菜的供应也不能掉了链子。”几个小时后,新鲜的蔬菜摆上了呼和浩特市各个超市和菜市场的货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各地全力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呼和浩特市对蔬菜市场的监测显示,目前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3家大型市场,蔬菜供销整体平衡,价格稳定。

  “确保蔬菜、粮油蛋肉供应充足、顺畅,离不开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劳动者的坚守!”呼和浩特市常务副市长刘文玉说,正是大家的努力,让城市充满生机、活力与希望。

  战“疫”路上守护城市健康

  在车辆行人稀少的呼和浩特市街道上,一个个身着橙色工装的忙碌身影格外显眼。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呼和浩特市4000余名环卫工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守护着城市的健康。

  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辆垃圾车、一瓶灌满消毒液的喷壶……凌晨4点,58岁的环卫工人杨桂琴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白色的口罩遮住她布满皱纹的脸。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环卫局工作了14年的杨桂琴从未经历过这样冷清又忙碌的春节。因为临街店铺都在关门歇业,清扫运送垃圾的工作量比平时减少了一些,但各种消毒、消杀作业却增加不少。

  “垃圾里有细菌、病菌,在这种特殊时期,看到垃圾,大家都避而远之。但是作为环卫工,我们不仅不能退缩,而且还要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杨桂琴说。

  为防止病菌滋生,环卫工人们每天对垃圾转运站内部及设施设备进行8次有效消毒、消杀,并增加对街道上垃圾桶的消毒、消杀频次;对街边的118座公共厕所,每天要求全面喷洒消毒6次,对门把手、水龙头等部位要进行多次消毒擦拭……

  杨桂琴和66岁的爱人王忠新都是环卫工人,疫情期间,出于安全考虑,老两口没有让在外地工作的一双儿女回来过年。

  “我们的工作每天跟垃圾打交道,在疫情防控时期,属于危险行业,所以不敢让孩子们回家过年。”杨桂琴说,现在只想努力做好工作,早日战胜疫情,到时候,全家聚到一起再补上春节欠下的团圆饭。

  产科门诊内为新生命护航

  春节过后的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如往常一样忙碌,但忙碌中又有些不同。

  早上8点,产科门诊主任王虹开始接诊。“请先进行手消毒,给我看看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她对每一位进入诊室的孕妇说。孕妇完成检查后,护士立刻对检查设备进行消毒,再提供给下一位使用。对诊室门把手、台面、地面甚至空气的消毒次数,也比之前多了许多。

  一上午接诊了近30名患者,王虹忙到中午才有功夫喝上一口水。“疫情影响下人们出门少了,但是看病就医还是要进行。目前每天来就诊的孕妇有300多人,我们努力保证她们能安全、正常的就诊。”王虹说,为了避免孕妇扎堆,医院减少了每位医生的接诊量,同时增加了门诊量,希望通过分散就医减少人员集中。

  产科门诊内一些不同往常的举措,保证了准妈妈们能如往常般顺利就医,为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们提供多一份的安全保障。

  “防控疫情期间,全区公立医疗机构正常开诊,保障其他疾病的患者看病不受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主任科员张颖介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内蒙古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从大年初二开始正常上班,通过制定应急预案、设立发热门诊、加强预检分诊、推广预约挂号等举措,减少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