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怎么看:“中国经济拐点论”有失理性

2017-08-12  A+ A-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暖,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各项关键指标纷纷走强,这让海内外都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正能量。然而,尽管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轮廓和运行规律日渐清晰,但“中国经济拐点论”却依然不时挑动着海内外民众的神经。专家指出,“拐点论”实质是一种基于经济发展“旧常态”的非理性思维。它过度放大了经济数据短期波动在转型升级时期的意义,当数据走弱时担忧经济失速,当数据回暖时又高呼触底反转,从而容易造成过度悲观或盲目乐观,对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经济造成了干扰。

  增速增量都要观察

  2017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对此,一部分“拐点论”者认为,6.7%—6.9%是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最低增速区间,因此经济增速下降表明中国经济出现由盛转衰的“拐点”,将在告别高速增长后开始走“下坡路”。

  事实上,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美国彭博社年初就曾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到了1990年以来最低,但是单单2016年的增量规模就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总量,并超过荷兰、土耳其、瑞士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经济规模。换言之,中国在2016年新创造的产值就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G20经济体。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加,经济增速必然会经历一个放缓的过程。更应看到的是,中国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内生动力渐渐增强,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不到哪里去,而将保持平稳的中高速增长。因此,不看体量、不看结构,仅凭增速下降就断定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拐点,无疑是非常肤浅的。”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丛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转型之路难免颠簸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0个月稳定在51%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1%……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各项指标明显回暖特征显著。

  不过,在另一部分“拐点论”者看来,这些指标的阶段性回暖已经足以证明中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即将迎来“V型”大反转。对于这种盲目乐观的“拐点论”,很多学者在分析中国经济时也都并不认同。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触底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并不意味中国经济会就此出现“U型”或“V型”的大反转。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指出,在对经济数据特别是“拐点”是否到来的判断上,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而不是随着数据翩翩起舞。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阶段性成果不断显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转型升级之路难免颠簸,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在内的各项供给侧改革任务依然在路上,巩固改革成果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丛屹说,新动能、新业态虽然发展迅猛,但目前还未能完全有效地替代相应的传统动能,在此背景下盲目乐观以至于丧失改革的动力和韧劲,显然得不偿失。

  放眼长远理性判断

  切莫冲动言拐点,风物长宜放眼量。专家指出,无论是过度悲观还是盲目乐观,“中国经济拐点论”流行与扩散的背后,都是固守传统增长理念、聚焦需求刺激经济等僵化思维模式在作祟。这种思维看似重视宏观,但实则目光短浅、思考片面、不接地气,难以形成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运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

  “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结构调整与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然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拐点论’本质上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简单的总量认识,其既不关注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现实和实际需要,也不关注宏观经济增速与发展质量的内在关联。因此,‘拐点论’必然得不出正确结论。”丛屹表示。

  实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有力判断,应注重从长期视角出发。普华永道全球首席经济师约翰·豪克沃斯预计,到2050年,全球经济力量将持续从传统的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中国将在未来30年成长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记者 王俊岭)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