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博鳌12月8日电(游苏杭)“四十不惑,不惑而心定。”
转眼间,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四十载。回眸过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跟随世界再到引领世界……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巨变。
作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企业家们是如何看待这四十年的巨变?又是什么让他们有了从“惑”到“不惑”的转变?在2018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200多位在各行业有着杰出贡献的企业家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拨开迷雾,路径日渐清晰。
企业崛起、走向世界 使“不惑”有了底气
数据显示,40年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7亿元;40年后,82.7万亿元的数值已是当年的200余倍;如今,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的数量已达到120家。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已从“跟随”到“引领”,不断壮大成长,且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核心技术、质量是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关键。中国制造业要参与到强国战略中,意味着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搞上去。制造业必须是一个健康的细胞,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
“要真正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新时代 年轻消费战。面对新的挑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忘记过去的成功,以归零的心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开启新一轮更宏大的改革。”同属家电制造业的海尔集团总裁、董事局副主席周云杰认为。
“与此同时,中国非常需要自己创新的技术。中国品牌要走出去,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让中国品牌在世界上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周云杰说。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还建议,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的进程中,应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长远发展的商业环境,企业也应积极接轨与遵循全球化的市场规则,强国崛起离不开企业品牌的崛起。
拨开迷雾、承认差距 使“不惑”有了依据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有理有据的“不惑”是源自对不足的认知。
“当前,我国企业总体规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品牌的竞争,满足国内外消费需求,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说。
“全球化竞争时代,对核心科技的掌控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博弈的关键。市场上没有常青树,只有居安思危才会有更好的前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李静仁表示,“今年,着力建设智慧茅台,把信息技术引入企业治理的全过程,让核心竞争力升级换代,从而让品牌文化建设更好地进入融媒体、全方位的发展阶段。 ”
审时度势、紧抓机遇 使“不惑”有了魄力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已经进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期。
与此同时,90、00后这些新时代人群也正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企业究竟该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新时代下,年轻消费群体更为多元、个性化的选择?
周云杰认为,传统时代需要产品品牌,主要体现在质量和服务商,互联网时代需要平台品牌,主要体现在流量和交易商,物联网时代则需要生态品牌,主要体现在终身用户的数量和生态各方的增值共享。
“物联网时代需要生态品牌,中国需要在世界上创造出更多的生态品牌。”周云杰表示。
“面对新时代,任何一个企业一定要在抛物线没有下滑的时候,及时开辟第二曲线,调整企业的战略。因为,时代抛弃了你,连说声再见的机会都没有。”周云杰说。
对于应对新变化,刘淼则表示,“当前,我们既通过传统的养生酒的创新,也依托低度化等等方向去引领90后、00。与此同时,预调酒、配置酒等方面也在做创新,以此来赢得年轻消费者的心,我相信中国白酒依然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