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艺术节将常规化,广州大剧院要做观众“灵魂伴侣”

2017-03-14  A+ A-
3月3日,《金锁记》在广州大剧院上演,这部舞台剧由王安忆改编自张爱玲的作品《金锁记》,并由许鞍华导演、焦媛主演。不少女性观众看完意犹未尽,更被剧中的女主角曹七巧气得咬牙切齿。

剧中的曹七巧是谁?一个弱者,更是一个疯子,她因得不到情爱而疯狂,她将自己的悲剧转接女儿身上,她最终也成为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在女性群体意识早已觉醒的今天,这样的女性角色令人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恨感,不少女性观众甚至庆幸自己活在当代。

作为广州大剧院首届女性艺术节的头炮节目,《金锁记》上座率高达80%以上,观众反响热烈。而在3月7日至8日上演的东方歌舞团舞剧《兰花花》,也深受观众喜欢。目前,女性艺术节正在火热进行中,凤凰网就为什么举办女性艺术节、怎么理解女性艺术、广州大剧院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专访了广州大剧院演出中心副总监陈睿。

广州大剧院演出中心副总监陈睿)

撕下标签,到大剧院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这是广州大剧院自成立以来策划的第一个女性艺术节,从2月持续到4月,首次尝试从女性角度出发,关注戏剧、艺术与生活,倡导接受女性多元化的选择。陈睿介绍,由于女性观众在广州大剧院的观众构成中约占据百分之七八十左右,这本身为举办此次艺术节提供了优势。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通过这个平台和这种形式传达一个观念:无论你处于什么行业,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可以撕下标签,进到剧院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我们想传达的一个理念就是:爱生活,爱艺术,爱自己。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此次女性艺术节精心挑选了5部经典舞台剧,包括《金锁记》、《兰花花》、《爱情和偶遇的游戏》、《迷情4分1》以及乔琪亚·芙曼蒂2017中国巡回演唱会,并举办15场形式不同的活动。

作为举办方,广州大剧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陈睿表示,“广州大剧院是一个桥梁,也是一个平台。希望观众能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和艺术家有一个最直接的沟通。大剧院更多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一方面为艺术家服务,一方面为观众服务。你进来能找到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最想做到的。可以说,大剧院要做的就是观众的灵魂伴侣。”

女性艺术节将常规化,每年3月左右举办

近年来,中国各地举办女性艺术节的热情高涨,这与女性群体的觉醒有关。随着女权的发展,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女性群体在世界舞台不断崭露头角。从女性特质、女性视角出发的女性艺术在国内外也快速发展起来。

如何理解女性艺术?陈睿认为,“女性艺术不能狭隘的认为演出主体就是女性艺术家,当然这是其中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广义来说我觉得无论从创作主题还是主体,未必都只是提女性。但是狭义的理解还是女性艺术家为主。包括我们现在做的‘30位女性艺术家@广州大剧院’图片展,就是对在剧院演出过的所有女性艺术家的致敬。”

作为华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和艺术殿堂,广州大剧院自2010年正式开幕以来,接待了国内外诸多优秀的艺术家与艺术活动。陈睿提到,7年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史中是很短的时间,但从活动的表演形式中也看得出来,女性不仅寻求女性价值、女性地位,如今还寻求新的社会秩序,关注世界存在的意义。

本次女性艺术节的活动设计也寻求一种女性觉醒的变化。例如,从《金锁记》、《兰花花》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到《爱情和偶遇的游戏》、《迷情4分1》中现代女性自主思考和自信,再到乔琪亚的演唱会,体现的是女性独立自主,同样可以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

据了解,广州大剧院将在每年的三月份左右举办女性艺术节。陈睿表示,“今年第一次筹备,演出不算多,且主体还是在大剧院举办。我们希望明年演出无论从类型、题材还是地域上都能更丰富,量和质上都有所提升。也希望明年跟公益机构以及其他平台合作,把活动延伸出去,扩大影响力。”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