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脱贫:久久为功 滴水穿石

2018-10-16  A+ A-
  新华社福州10月16日电(记者董建国)福建宁德,过去因贫困落后,被称作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数十年来,宁德始终抓住扶贫不放松,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久久为功,书写了脱贫致富生动样本。

  告别“海漂”“山居” 活出新天地

  宁德福安市下岐村是闽东面积最大的“连家船民”集中安置点。如今,3000多名曾经长年“海上漂”的连家船民,实现岸上安居乐业。住上了面海而建的楼房的船民们,撬牡蛎、送渔货,日子过得红火。

  船民江成坤回忆,当年的“连家船”宽不足两米,一家人挤在一起,睡觉时连翻个身都难,船上还要养鸡养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宁德市在福建率先将长期散居偏远山村或偏僻海岛的村民,整体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连家船民上岸成为这一工程的重中之重,政府先后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对下岐村船民实行“分期分批、全面搬迁”。如今,船民全部上岸。“各级部门年年帮扶,送鱼苗、送技术、送资金。现在,我们村人均年收入两万元。”

  身居大山的村民也陆续下山。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是个畲族村,世居山上,许多人住在没水、没电、没路、没窗的茅草屋中,十分艰苦。从1997年开始,在当地政府持续帮扶下,大山上的村民陆续下山。

  “挪了穷窝天地宽。”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钟祖钦说,如今的东山村主村人口达到1500多人。依托农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大力推广紫菜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和紫菜加工业。目前,全村养殖紫菜2000多亩,年加工紫菜1000多吨,产值约5000万元。

  唱好“山海经” 财源滚滚来

  闽东脱贫、增收靠什么?宁德市历届党委政府厘清发展思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十一长假期间,不少市民驾车来到寿宁县清源乡阳尾村的高山生态农业园,现场采摘刚成熟的猕猴桃,一斤可卖到20元。

  “果园是复合型经营,一地多用,一年多熟。”寿宁县天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张恒茂指着新栽的猕猴桃园说,树下土地可以种三季,第一季是马铃薯,第二季是西瓜和花生,第三季种蔬菜,大大增加了土地产出。

  在宁德,几大特色农渔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行走在当地,处处可闻清雅茶香。目前宁德市茶园有100多万亩,种植面积在全国名列前茅,红、绿、白各种茶类兼有。

  闽东海产丰富,大黄鱼、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滚滚财源。记者在霞浦县盐田乡水升村看到大片滩涂,滩涂上插满用于养殖紫菜的竹竿。

  水升村全村近千人是曾经漂泊的连家船民,近年来,村民靠滩涂资源养殖大螃蟹、海蛎、海带等水产品,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如今全村大半的人都住进了小楼房。

  党建引领 成效彰显

  “摆脱贫困,一个都不能少。”多年来,宁德以党建引领脱贫,增强广大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一排排白墙黑瓦新房煞是显眼,道旁公园绿意盎然,村民悠闲地散步、打太极拳。在上世纪90年代,这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被称为“无项目、无资金、无资源”的“三无村”。

  1994年,在外经商的能人、党员王周齐回到村里当“班长”。王周齐带领群众创办经济实体,20多年过去,柏洋村收入达550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在寿宁下党乡、霞浦东山村、福鼎赤溪村等曾经的“赤贫村”,如今变化天翻地覆。近年来,为了加强脱贫第一线核心力量,宁德市从经济能人、返乡大学生当中推选8000余名村“两委”班子成员,选派了众多机关党员干部,或驻村任第一书记,或驻村蹲点,或包户扶贫,真正实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有人挂”“有人帮”。

  近年来,宁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紧盯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成立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组,在巡察中紧盯扶贫救助、低保五保和惠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问题,与基层群众“无缝对接”,做到线索处置“零积压”。

  数据显示,近5年来,宁德市15.5万贫困人口脱贫,24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摘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余元。2017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0.028%。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