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文武艺”,也要“小清新”——部分高校新颖特色选修课调查

2019-01-22  A+ A-
  新华社济南1月22日电 题:既要“文武艺”,也要“小清新”——部分高校新颖特色选修课调查

  新华社记者吴书光、萧海川

  减肥训练营、生死教育课、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的新颖特色选修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包容多元的特质。特色课程的背后是时代脉搏的律动,学有所悟、学有所用依然是特色课程保持长青的秘诀。

  “燃烧卡路里”还能拿学分!高校新课获赞

  “篮球、瑜伽、跆拳道……甩掉脂肪,拥抱健康!”天津大学日前开设的“燃烧我的卡路里”21天训练营课程广受关注。20名学员平均体重接近180斤,结课考核达标的同学能获得两个学分,并有望得到自行车、游泳卡等奖励。

  记者注意到,这不是天津大学第一次因开设特色课程而成为热搜话题。2016年春季学期,天津大学就推出了选修课“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被戏称为“恋爱课”。

  实际上,如今高校在校生独生子女居多,人际交往尤其是两性交往出现纠纷的不在少数,一些高校主动开设婚恋教育及两性交往课,如中国矿业大学的“恋爱心理学”,西南交通大学的“爱上双人舞——两性交往与相处的艺术”,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婚恋,妥善处理两性交往。

  随着“95后”“00后”相继进入高校校园,大学生群体的兴趣愈发广泛、爱好更加多元,一些高校因势利导设置课程,比如浙江有高校开设宠物驯养、蔬菜营养与食疗等课程,厦门大学开了爬树课,上海大学有游泳课,山东有高校开设“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毒品与成瘾”等课程,更加贴近年轻学生。

  三类课程受追捧 “金课”要靠“抢”

  坚持紧跟国家战略与发展趋势、坚持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成为当前高校开设特色课程的主要方向。部分精品课程常开不衰,甚至在学生群体中流传着相关“抢课”攻略、“抢课软件”等小工具。

  ——坚持紧跟国家战略与发展趋势。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关于“一带一路”的课程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高校落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先后设有相关课程。

  山东师范大学在2017年秋季学期开设了“‘一带一路’与亚欧大陆桥”课。主讲教师方芳表示,通过这门课程,希望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扇了解中国开放发展脉络的窗户。

  ——坚定健康向上生活导向。围绕社会公共安全话题、面向大学生的生活科普成为部分高校开设特色课程的初心。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师王秀松就开设了“毒品与成瘾”通选课,全校250多名学生选修。

  “明星涉毒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学生对这方面知之不多,我就利用专业所长做一些科普工作。”王秀松说,课堂教学主要展示相关法律常识、影视作品、新闻报道,并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解读毒品成瘾机制与危害。

  随着私家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山东交通学院赵长利等讲授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不仅火爆校园,在慕课等在线平台也颇受关注。赵长利告诉记者:“这门课程受欢迎是因为实用性强,经常有保险界人士授课,贴近现实需求。”

  ——坚守人文素养培育。2019年是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开设“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的第14个年头。“120人的选课计划,每年都是满额。这两年想选这门课的同学也是越来越多。”任课教师王云岭表示,这门课“名为谈死、实为论生”,希望教育学生养成恰当的生死观,将生命的终结视作生命必然的组成部分,从而激发更好的奋斗与生活态度。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赵晓涵所在寝室,6名室友中有4人选修了这门课。赵晓涵说,以往日常生活刻意回避的“生死话题”,在老师讲授、课堂讨论中逐渐脱敏,也坚定了学医的求学选择。

  少一些功利,让特色课程长青

  国内高校竞相开设特色课程,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一门特色课程的废立,也是校园内外、师生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高校教师与学生认为,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是特色课程立身的根本,少一些功利心更有利于高校课程体系的丰富多元。

  “既然有学生选了你的课,就要尽心教好。这事关教师的师德师风与职业素养。”王云岭认为,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在教学上高校教师不妨少一些功利心。只要专心致志,看似寻常的课程同样能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高校开设新课程,不能“为特色而特色”。部分在校大学生表示,“老师是否严厉、教学内容是否有趣、学分好不好拿”往往成为一些学生选课的标准。带有“影像”“赏析”等字眼的课程,更容易获得学生青睐。

  “比如公共通识课,上完一学期的课,要对学生的眼界、学识有所补充。”方芳认为,高校教务部门需对课程价值、教学效果有所评定,教师个人也应把握课程专业性与普及性的关系,促进课程在一届届学生中形成正向评价。

  此外,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娄进举说,我们课程设置的一大原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