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草根银行”支农支小“大作为”

2017-03-26  A+ A-
新华网合肥3月26日电(左瑭)“村镇银行的优势不在于自身的资金实力,也不在于政府的特殊政策,而在于能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这是安徽无为徽银村镇银行行长郑斌在自己书中写下的感想。

郑斌将村镇银行称为“草根银行”,不单是因为其扎根三农,更因其发展迅速。自2007年3月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成立至今,十年时间,村镇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效的填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近日,走访安徽长丰县、无为县和亳州市三地的村镇银行,笔者感受到了村镇银行在支农支小上的“大作为”。

立足三农,创新产品形式

村镇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业务形式相对单一,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需求。因此,针对不同服务对象量体裁衣,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是村镇银行的必由之路。

长丰县科源村镇银行是由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行成立的安徽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于2008年2月2日挂牌成立。长丰是草莓生产基地,针对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缺乏有效担保的问题,科源村镇银行在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引入保险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信贷+保险”草莓种植贷款新业务(保贷通产品)。截至2016年末,科源累计办理“信贷+保险”草莓种植贷款3694笔,投放金额18739万元,支持农户2562户,产品试点成效显著。

类似的案例在亳州谯城湖商村镇银行也有。亳州以药材闻名,药材生意价格变动很快,因此药材经营户进货时对资金需求很急。谯城湖商村镇银行结合当地实情,推出了“药商宝”产品。据湖商村镇银行营销部总经理唐朝斌介绍,“药商宝”采用“五合一”合同,将客户申请、征信授权、借款合同、借款借据和文书送达合为一体,极大地简化了贷款手续。贷款方式分担保和抵押两种,利率均低于其他商业银行,药材商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般情况下3至5天,最快2天就可以发放贷款。

安徽:“草根银行”支农支小“大作为”

唐朝斌(右)向需求贷款的药材商了解情况 新华网 左瑭 摄

不单是农产品,县域内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也是村镇银行关注的点。安徽本雅明涂料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李晓东告诉我们,当时公司在长丰县扩大生产,急需流动资金,但由于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有限,十分着急。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经过调查了解后,给予其商标质押权贷款,发放贷款金额800万元,着实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安徽:“草根银行”支农支小“大作为”

本雅明涂料公司在村镇银行帮助下建起的厂房 新华网 左瑭 摄

“零不良”背后的风控努力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村镇银行贷款结构中,抵押贷款占比较低。如无为徽银村镇银行和亳州谯城湖商村镇银行,抵押贷款占比均低于10%。然而,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为零。这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们强化风控的努力。

安徽:“草根银行”支农支小“大作为”

郑斌介绍无为徽银村镇银行工作 新华网 左瑭 摄

无为徽银村镇银行行长郑斌介绍说,在风控方面,徽银实行交叉验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阿里芝麻信用等个人征信机构和“村碑”操作层的“四层过滤”方式,实地调查为主,辅之信用系统参照。郑斌认为,通过四层过滤,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农户信用状况,有效防控了信贷风险。

缪汇娟是无为徽银村镇银行个金业务团队的负责人,她告诉我们,工作时间基本都在下辖的各乡镇做信息采集和实地调查。“我们在工作中实行‘三看四听一把关’,即‘看人、看房、看家当;听村两委、听存量客户、听亲朋好友、听农金员评价’来进行交叉验证,最后由我们对贷款用途进行把关”,缪汇娟说道。

而在亳州谯城湖商村镇银行,行长陈忠明开发出了“30分钟规则”,即每个下乡调查的信贷员,必须要与农户聊够30分钟。他说:“这不是什么死板的规定,而是你至少聊30分钟,才能与对方聊得深、聊得细、聊得全面、聊出东西,从而采集到你所需要的资料,了解其信用状况,最大程度防控信贷风险。”

自身宣传让村镇银行走进百姓心中

“村镇银行盘子小、资本薄,其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还远不能与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相比。”这是巢湖银监局农经科科长陈学兵在监管过程中产生的感慨。为了在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了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村镇银行也在自身宣传上各有文章。

以长丰科源村镇银行为例,科源自成立起就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在全行大力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并组织员工赴金寨、南昌等地开展爱国主义实地学习教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慈善一日捐,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缴纳特殊党费,爱心献血,爱心助学等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也让村镇银行形象深入人心。

而在无为,徽银村镇银行则是在提供服务之余,注重对当地文化生活的培养。其创办了“无为徽银村镇银行三农文化节”,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民俗文化,广泛开展“蟹王争霸赛”、“送春联下乡”、“农民书法家大赛”等各类三农文化服务节活动,并组织将村镇银行支农故事编排成地方小刀戏段子,搭建“徽银大戏台”送戏到村,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了村镇银行的影响力。

不难看出,十年时间,村镇银行在大银行的夹缝中寻得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广阔的三农天地中作出了自己的“大文章”,呈现出勃勃生机。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