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老县长”高德荣(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10-26  A+ A-

  深秋时节,云南独龙江畔的箐沟里,红彤彤的草果惹人喜爱。“草果采摘后,要把老根砍掉,清除杂草。注意,不要毛手毛脚伤了新枝,不然明年就不挂果了。”高德荣(见上图,资料照片)一边示范,一边给身边的村民传授技术。

  高德荣生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学教员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独龙江乡乡长、贡山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长。2006年当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他主动要求回到独龙江乡,担任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扛起了带领独龙族群众脱贫攻坚的重任,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县长”。

  四处奔走,构筑发展“生命线”

  “独龙江的发展,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障碍。”高德荣说,特别是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让独龙江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独龙族群众对出山道路的渴盼,犹如吃饭时对盐巴的需求一样强烈。”

  为此,高德荣长年奔波在独龙江各条乡村小路上,随身携带一张布质独龙江乡地图,什么地方要铺路,什么地方需架桥,每个细节都摸得清清楚楚。修路过程中,他坚持亲力亲为,跟踪参与。“自己不去看、不去问、不动手,心里不踏实。”高德荣说。

  1999年,在高黎贡山海拔3000多米的雪线上,国家投资1.4亿多元修通了全长96公里的独龙江简易公路,结束了独龙族群众“出门靠砍刀开路,过江靠溜索竹筏”的生活。2014年4月,独龙江隧道建成通车,独龙江乡每年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彻底结束。如今,独龙江全乡沥青路和水泥路里程达150公里,通组公路里程达27公里。当年步行60多天才能转完乡里6个村委会,现在坐车一天就能转完。

  示范引路,建起脱贫“绿色银行”

  2007年,为了寻找脱贫产业,高德荣曾邀请专家考证种植草果的可行性。得到专家的肯定后,高德荣在青蛇、蚂蟥出没的独龙江畔搭了几间简易棚子,先后向4000余人传授草果种植技术。

  “草果喜阴,种在大树底下,不仅不破坏生态,还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巴坡村委会主任王世荣说,去年全村靠发展草果人均增收700多元。

  独龙江乡6个村中,迪政当等3个村由于海拔高,不适宜种植草果。高德荣又把目光瞄向了重楼产业;2014年以来,多方筹措,吸引投资,并建起了培训基地。如今,独龙江已种植重楼2100多亩,户均1亩多。全乡“南草果、北重楼”,扶贫产业实现了全覆盖。201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3元,有的群众还开上了小汽车,享受上了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等现代科技。

  改善生态,打造旅游“人间仙境”

  独龙江乡地处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森林覆盖率达93%,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群众口袋更鼓的同时,还要让脑袋更富、环境更美。对此,高德荣认识非常到位。

  “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把独龙江打造成‘人间仙境’。”高德荣提议,要给每个进乡游客发一顶帽子,印上大大的“文明”两字,提醒他们当文明游客,同时,避免污染环境……

  此外,高德荣还积极向省、州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到了乡土旅游人才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和文明生活培训等项目,不断充实独龙江人的头脑,改变他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独龙江的巨大变化,高德荣功不可没。有位领导曾对高德荣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是独龙族的头人!”而高德荣则回答道:“我是独龙族的儿子,共产党才是我们独龙族的头人。”那份对民族、对群众的深情,特别是让133户52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期脱贫的使命,高德荣时刻挂在心上。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