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题:告别“满山找信号” 增添农民获得感——通信网络给农村带来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刘羊旸、高亢
网络连接你我,网络改变生活。当通信网络走进偏远乡村、贫困山区,那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偏远山村开启电信网络新生活
在四川凉山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村里与外界的联系仅靠一条沿悬崖陡壁垂直而下800多米长的山路,年轻人上下一趟需4个小时。这样的一个“悬崖村”,几十年来,只能靠山下发射的微弱信号接收手机短信和打电话。
如今,随着通信网络建设的推进,“悬崖村”开通了100M光纤宽带和4G网络,村民告别了“满山找信号”的日子,还通过宽带看上了高清电视节目,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像“悬崖村”一样,越来越多偏远山村的人们开启了电信网络新生活。2016年工信部会同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了电信普遍服务两批试点工作,投资超过300亿元,支持了全国27个省区市的10.07万个行政村开展网络光纤到村建设和升级改造,其中包括3.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贫困地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网络全覆盖,着力降低贫困群众享受信息生活门槛。截至2016年底,我国贫困村宽带覆盖率超过80%,农村光纤宽带用户超过7400万户。今年将有望实现宽带网络再覆盖8000个贫困村。同时,我国互联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高速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扩容、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使更多人通过互联网开展创新、创业,通过网络享受公共服务。宽带发展的加快推进,带动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王爱华说。
“互联网+”助力农民增收
农村电商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逐渐“注入”新农村建设中,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助力农民增收,网络扶贫效应不断显现。
在许多贫困山区,因信息封闭、交通不便,其丰富的土特产资源,难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如今,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民的致富路也越来越宽。农民通过电商平台购物或推销当地农产品,实现了农产品线上线下购销,促进了农民增收。
互联网,打通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信息鸿沟”,为贫困地区创业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许多从前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现在选择回家乡做电商的多了起来。
作为我国网络扶贫试点省区之一的甘肃,在电商扶贫方面已有成功的探索实践。陇南市在450个电商扶贫试点贫困村开办网店700余家,带动贫困户2.45万户9.7万人,2014年至今直接带动5.6万人实现稳定就业。
2016年,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网络公益扶贫联盟,15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优质资源搭乘网络快车走进山区
“跟我一起读……”在湖北省襄阳市荆州街小学多媒体教室,英语老师站在摄像头前,给眼前屏幕上远在保康县油坊街小学的学生上课,全程用英语与对方教室里的学生交流互动。
油坊街小学深居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网络给这里的孩子带来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近年来,一些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探索教育信息化,通过互联网进校园开展教育扶贫。
不仅仅是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也搭乘着网络快车走进农村。贵州年内将实现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大力推进远程影像、病理会诊的服务和设施建设。
“高速网络的普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偏远地区的人们也有机会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资源。”宝力优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光强说。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继续推进提速降费行动,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加快农村和偏远地区4G网络覆盖,打通入户“最后一公里”。同时,还将优先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在线教育普惠行动、健康中国信息服务行动等,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