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圈沉浮录:市价8分时蒜商曾弃货失联 如今一蒜难求

2017-06-23  A+ A-
资料图
资料图

  大蒜,几乎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有。因其不可或缺,价格起伏格外引人关注。去年大蒜价格走高,今年收购价腰斩,仅为去年一半。涨跌之间,背后是哪只“手”在操控?本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走访蒜农蒜贩蒜商,探究扑朔迷离的蒜价之谜。

  伴随着6月盛夏时节的到来,一场围绕大蒜打响的“战役”在金乡县再次点燃。蒜农、蒜贩、蒜商、冷库主……因大蒜而衍生出的各个群体,在这座不大的小城会聚,几乎所有人都在出货、收货和存货中似旋转的陀螺般忙碌着。

  金乡蒜价好似一张晴雨表,牵动着全国甚至全球的大蒜价格。在大蒜产销链条中,各个群体的面孔又是如何?他们又有哪些自己才能体味的酸甜苦辣?

  蒜价过山车今年仅是去年一半

  20日上午10点,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会长袁北斗再三审核过工作人员收集的全国蒜价统计表后,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工作人员将当日大蒜价格在协会的官方微信公号—— —“大蒜指数”中进行了公布。“我们每天两次公布大蒜价格,为的就是让蒜农、蒜商能够及时了解蒜价,为他们提供权威参考。”袁北斗告诉齐鲁晚报记者,由于今年大蒜种植量大、丰产丰收,全国几大产区的大蒜产量较去年增产15%。产量增长是造成今年蒜价仅为去年同期50%的主要因素。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袁北斗介绍,金乡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大蒜主产区,大蒜储存量更是多达230万吨,“可以说,金乡大蒜就像一张晴雨表,反映了全国甚至全球的行情。”在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的会议室内,一张偌大的曲线图几乎铺满了整个墙面。“这是2008年到今年,大蒜的整体价格情况。”顺着袁北斗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曲线图走势并不平坦,甚至说有些大起大落。

  “2008年,对于金乡很多蒜商、蒜农来说是不愿回忆的。大蒜每斤收购价持续在3毛钱上下,最后交易价却为8分钱。”袁北斗坦言,这让不少蒜农颇受损失,同时也让一些大蒜收购商赔得血本无归。虽然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短暂出现了两次6元左右的高价,但截止到2015年底,蒜价多数时候处于低迷状态,2011年底和2013年中旬还出现了两次接近1元钱的低谷。

  “2016年是个好年头,大蒜价格始终没有掉下5元,最高突破7 . 5元。”袁北斗解释,这主要是由于2016年因降水减产,加之往年存货少造成大蒜供不应求造成的。“今年4月份,由于库存消化较大,加之新蒜还没有上市,价格甚至达到了每斤10元,说‘一蒜难求’并不过分。”

  不少人当起蒜贩有的还外出包地种蒜

  位于金乡城南5公里的史庙村人口不足千人,是金乡县百余大蒜种植村庄中的普通一员。20日上午11点,气温高达35℃,村内几乎家家大门紧闭。41岁的黄爱霞抱着几张草苫走到院子里,细心地盖到几袋大蒜上。“天气预报下午有雨,这些蒜种可是我们的宝贝疙瘩。”今年黄爱霞家3亩地收了5000多斤大蒜。“每斤均价才1块6,去年干蒜刚上市时就超过3块了。”和丈夫商量了一个晚上后,黄爱霞第二天一早就将蒜都卖出去了。

  收益几何?黄爱霞笑着说,相对种植小麦等农作物,种植大蒜显然是个费时费力又费钱的活儿。三亩地仅蒜种成本就5000多元,再加上农药、塑料布、肥料等3000多元的支出,“除去留下的1000斤蒜种,收成也就1000块钱左右吧。”说起近10年来的蒜价,黄爱霞经历过每斤四五元的好年头,但同时也遇到过两三毛钱忍痛卖蒜的光景,“蒜农挣不了大钱,但也赔不了多少,都看光景哩。”

  在相邻的陈庄村内,44岁的刘凡民每天开着车奔走在金乡各大蒜收购点之间,实时收集大蒜价格、了解大蒜行情。去年9月,他和同村的几个村民跑去河南承包了18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大蒜。在他家的仓库中,现在还存放着几十吨大蒜。

  “前几天蒜价涨到了2 . 3元/斤,卖了一部分,剩下这些先留着,价格好的时候就出手。”刘凡民坦言,由于金乡耕地有限,近两年来,几个有经济实力的蒜农共同到周边县区和外省包地种蒜的现象越来越多。

  进入6月之后,除了老人和孩子,村民们很少有在家的,“三四十岁的多当起了蒜贩,走街串巷到周边村子收蒜,然后到大蒜交易市场去卖。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抱团当起了蒜老板,少的囤十几吨,多的几百吨。”村民李孝传有三个儿子,都清一色地当起了蒜贩,看着院子里满满两车大蒜,他有些犯了难,“这是二儿子收的,少说也有十几吨,五万多块钱的成本都在这压着,未来蒜价是个啥走向谁 知道?”

  蒜价低迷时蒜商曾弃货失联

  20日下午5点,位于金乡县城南邻的继超冷库门外排起了长长的车队,十几辆满载大蒜的货车依次等在冷库门外卸货。十几名工人将成袋的大蒜从车上搬下,送进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2℃的冷库里存放。

  54岁的陈继明是继超冷库的主人,他共有15栋冷库,每栋冷库储货量800吨—1000吨,“目前虽是大蒜上市初期,但4栋冷库的大蒜已经入库完毕了。”陈继明笑着说,由于今年大蒜产量高,冷库也迎来了生意可观的一年,“今年5月中旬就有客商开始订冷库,现在冷库都已经租出去了。”陈继明说,5月份定冷库的价格为每吨330元上下,进入6月份就达到了390元,现在420元都订不到了。

  “金乡有2000多栋冷库,现在基本上都预订出去了。”冷库主李玉坦言,正常情况下,冷库出租时间为头年6月—次年4月。说起冷库的盈利模式,李玉告诉记者,出租冷库收入较为稳定,但冷库的租价和大蒜产量成正比,某种程度上和大蒜价格恰恰成反比。

  陈继明说,去年大蒜产量较低,造成金乡冷库租价下降到每吨250元,不少冷库还空着,“冷库主要的支出为电费、入库费和税费等,平均到每吨大蒜价格在200元左右,除去人工费,去年没怎么赚到钱。”

  说起近十年来金乡大蒜行情,陈继明向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7年大蒜上市时,陈继明的十多个冷库为客商囤了上千吨大蒜,但2008年4月,这些1 @l1 攍大蒜却找不到主人。“蒜价暴跌到每斤8分钱,蒜商们把蒜卖掉都不够租金,他们索性把货丢掉,人也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下,陈继明只能将所有大蒜低价处理。

  外地客商蜂拥金乡真能一夜暴富?

  靠近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老远就能闻到浓烈的大蒜味。在大蒜市场的广场上,千余辆满载大蒜的货车停在空地上。烈日之下,蒜农和蒜贩们只能在车旁的阴凉下等待着买主到来。

   50岁的重庆蒜商张巨勇早在半个多月前就来到金乡,目前他购买的2000多吨大蒜已经储存到冷库。“已经投入近1000万元现金,手头还有几百万,打算也全部投进去。”张巨勇如此坚定地投入资金有着自己的道理,“做大蒜生意20年了,今年入市价格不高,感觉还有往上走的可能。”分析大蒜出口形势、了解国内大蒜深加工需求,他甚至还雇了几个人在河南、江苏等大蒜产区“摸”行情。在大蒜行业多年,张巨勇坦言自己有过挣800万元的惊喜,也有亏损几百万元的失落和绝望。“主要是心理战术,考验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首先不能太贪,要懂得适可而止。”他见过太多同行因大蒜一夜暴富,也目睹过很多人短短几天赔尽家当。

  金乡一大蒜行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金乡购蒜的大客商以东北、北京、福建、温州居多,同时也包括重庆、广东等地的。“听说今年有1000多名温州客商组团带着15亿元到金乡,目前已经囤下了20多万吨货。”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