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2019-09-10  A+ A-
  新华社贵阳9月10日电 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新华社记者王丽、齐健

  莽莽群山间,万桥飞架、大道延展。

  高坡峡谷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极贫村寨里,决战贫困、齐奔小康。

  走过贵州高原,一片沧海桑田。

  村庄在变,道路在变,生活在变,绿色蝶变……

  近景:易地落新家

  红瓦白墙、南北通透的小高层错落相间,阳光洒落的午后,院落间老人们促膝闲谈,孩子们嬉戏追逐,楼宇间草坪、树丛青翠宜人,星星点点的鲜花开得正艳。

  新民社区,贵州省惠水县城的一座小区。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一角(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与城市现代化小区无异,唯独“新民”二字点出了差异。生活在这里的1410户居民,是三年间从178个贫困村寨乔迁来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新民”们几乎家家都有一张“旧房”照,挂在显眼处,回望着远去的记忆。

  38岁的王江华搬到新民社区后,成了附近一家企业的工人,每月有三四千元收入,还有“五险一金”。

  王江华的老家摆金镇斗底村,土地不仅破碎,而且在几十米高的陡坡上,种的粮食都不够自家吃。

  “在外面打工漂泊十几年,从来没奢望过能在城里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可对王江华来说,三年来,这些都一一实现了。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在小区里展示易地扶贫搬迁前的老照片(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以前一个寨,现在一栋楼。”与他同寨的老乡、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说,新的家园里医院、学校、超市、农贸市场一应俱全;群众办事5分钟走到服务大厅;孩子上学10分钟走到学校,放学了就到社区“四点半学校”,每天都有志愿者辅导功课。

  社区创建了“移民搬迁招工信息交流群”,微信实时发布就业信息,几乎每天都有新需求。每个小区都设有招工信息栏,社区服务大厅内的大屏也在滚动播放招工信息。

  从农民变市民,居住地的虫鸣鸟叫少了,可易地搬迁的群众睡得更踏实了。

  惠水县移民社区联合党委副书记刘合奎说,新民社区周边有300多家企业,2900多名社区移民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户均就业超过2人,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建起一座新村,归还四方绿土。移民生活安稳下来,迁出地的178个村寨,老房子基本都拆除了,土地大部分进行了复垦复绿,一部分流转经营,种上了中药材、经果林等。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的美丽乡村风光(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易地落新家,两头换新貌。像新民社区这样“村兴、业兴、景美、人和”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贵州已建成近千个,而消失的老村庄也渐渐变成农民手里的“绿色银行”。

  从三次搬迁的瑶山乡,到整乡搬迁的三宝乡,作为中国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贵州“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涉及全省83个县9449个村,搬迁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三分之一、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约18.8%。

  2015年12月,贵州率先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仗”,以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六个坚持”贯彻始终,走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新路。今年,贵州将全部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完善搬迁群众的后续保障,是今明两年重中之重的任务。”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王应政说,围绕搬迁群众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贵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目标是将安置点建成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游客在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的荷塘观光(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中景:旧村换新颜

  两张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村同角度的照片,一张拍摄于2015年10月,一张拍摄于2019年7月。

  一张是灰蒙蒙的天,狭窄的水泥路,零乱的水泥砖房,有的还搭着蓝色彩钢瓦;一张乌云压境却天空通透,宽阔的柏油路边停着两排私家车,黄墙红顶的小洋房在山林边错落有致。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这是通往贵州省平塘县“天眼景区”的旅游公路(7月2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个有289幢三四层新房的片区叫“星际家园”,房子的主人都曾是靠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的农民,现在大多经营着餐馆、超市、民宿,为参访“中国天眼”的访客提供服务。

  46岁的“星际家园”村民王顺军忙得不可开交,家里四层的新居,楼下经营“布依酒楼”,楼上是民宿。正值暑期,全国各地来的研学团、夏令营络绎不绝。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8)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星际家园(7月2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从步行到镇里赶集要走一个小时,但开车去镇上只要5分钟,航龙人享受着基础设施提升的便利,而彻底改变他们生活轨迹的,则是距村子20余公里远、无线电宁静区里保护着的“中国天眼”。

  “天眼”所在的克度镇,以前到平塘县城走颠簸砂石路要3个多小时,如今全镇13个村198个村民组都通了硬化路,镇区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20%提高到2018年的37%。群山深处不起眼的喀斯特小镇,变成一座天文科普、科技交流和青少年研学教育的基地。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1)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游客在贵州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参观(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走进新建的天文小镇,处处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天文体验馆、时光塔、天幕街、南仁东纪念馆,星际家园、航龙湾、天文时光村……当夜幕笼罩,抬头便是浩瀚星空。

  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谁也想象不到,现在一栋栋黔北民居拔地而起,一个个温室大棚林立田间,一条条通村路、串户路连接着家家户户的花茂村,过去叫作“荒茅田”,是一个增收难、留人难、村容差的偏远贫困村。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在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附近的一家公司,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搬迁户在车间里作业(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从农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到城乡“建设六网、实现六通”,贵州正加快形成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自2017年8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两年的时间,贵州已累计建成通组硬化路7.87万公里,全面完成路面建设任务,实现全省3.99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彻底解决沿线1200万农民群众出行不便问题。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行进在贵州的乡间小路、旅游公路和高速公路上,从普通村民的家,到易地搬迁安置点的一排排新居,再到特色鲜明、各美其美的小城镇,乡村是贵州山水间最美的风景,原生态山野村居图成了多彩画卷里的画中画。

  千朵云有千般姿,万座寨有万种情。

  截至目前,贵州有724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从悬崖酒店到万洞之乡,从大歌侗寨到枪手部落,“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村落成为熠熠夺目的原生态景观。

  远景:绿卷展新姿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骻。”随着无人机的爬升,牛不见了,只见茫茫林海。这一幅“牧牛穿林图”,位于乌蒙大山深处的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一个森林覆盖率超过70%的小山村。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4)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这是7月25日无人机全景拍摄的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新貌。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谁也想不到,就在30多年前,这里森林覆盖率不到5%,荒山秃岭,土地沙化,井河干枯,是个“海枯”村。因地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性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今年夏天,海雀村的会议室里,一场“产业发展谋划大会”开得正热烈,村干部和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坐下来一起商量,近期要发展什么产业。经过举手表决,大多数村民同意发展肉牛养殖。

  “养牛我们有基础,能干得成,但大家一定得注意环境卫生,自家的圈舍要打扫干净,勤快一点才能把牛养好。”驻村干部陈飞鸿对着话筒大声讲,告诉群众为了守护村容村貌,传统牧牛不行了,圈养行得通。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3)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披绿的山坡(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海雀村石漠化严重的山坡(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正是在过去的30年间,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着村民坚韧不拔地在荒山植树造林,生态改变、农民觉醒、各界帮扶,村里渐渐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因地制宜种植苹果、中药材,发展养殖业、服装厂。

  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海雀村民在经历了杈杈房、茅草房、砖瓦房后,如今住进了“小青瓦、雕花窗、转角楼、白灰墙、穿枓枋”的黔西北秀美民居。

  “现在日子那真是太好过了,以前出门要穿水鞋,到处都是泥汤汤,现在穿着拖鞋转一圈回来,也不会沾一点泥巴。”提起变化,56岁的苗族村民王光德深有感触,从前是经常饿肚子,可现在家里的腊肉多得吃不完,村里有七八十辆汽车,大学生都出了9个。

  绿色,无疑是多彩贵州的永恒底色。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更多石山披上了“绿装”。

  作为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在贵州,众多像海雀村一样的石漠化村庄,通过持续生态治理改变了模样。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贵州石漠化土地面积247.01万公顷,五年间减少石漠化土地面积55.37万公顷,减少了18.31%。

  底色也是底气,是描绘美好蓝图、兑现庄严承诺的坚实基础。

  2018年10月到2019年5月,贵州在200天里造林1000万亩。到2020年底,贵州将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60%,达全国平均线的2.6倍。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绿色“颜值”连年攀高,空气质量持续优化,中心城市和县级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平均比例分别为97.2%和97.7%,绿色已成为多彩贵州最靓丽的底色。

  守好青山绿水,生态产业如雨后春笋。2018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短短一年,贵州牢牢把握好农业产业革命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践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2018年共调减低效玉米种植785万亩,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7万亩,带动全省160.8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48.4元,推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增幅居全国之首。

  今天的贵州农村,流行的是精品水果种植、农村电商、乡村综合治理、乡村旅游课程,一批根植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正通过培训成为产业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易地搬迁、现代交通、绿色发展串起一个个新村、新寨、新城,曾经贫穷、落后、闭塞的乡村焕发出新光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贵州大地蓬勃展开。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