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茂村:村庄变景区 村民腰包鼓

2018-01-26  A+ A-

这是贵州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的花卉景观(2017年11月2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贵阳1月26日电  题:贵州花茂村:村庄变景区 村民腰包鼓

  新华社记者 李平、刘勤兵

  老木屋、石板路、土院墙、稻草垛……漫步花茂村,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

  地处贵州遵义市枫香镇的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曾是一个增收难、留人难、村容差的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一跃成为“青山绿水公园、花香果硕田园、返乡创业家园、休闲旅游乐园”的美丽乡村。

  谈起家乡变化,村民马琴深有感触地说:“五六年前,我们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木瓦房、喝的是山沟水;现在泥土路变沥青路、两边还栽上花草树木;村民住上了漂亮的黔北民居,家家通自来水,生活一步到小康。”

  “2014年以来,围绕精准扶贫,花茂村累计整合2亿多元资金,新改建黔北民居880栋,新建20公里通村路,给300多农户装上天然气;建成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等,村容村貌有了历史性变化。”花茂村村主任彭龙芬说。

  而依托夏季凉爽气候和地道田园味儿,经营着“花茂人家”农家乐的马琴,每到夏天,8间客房全部爆满。“我们花茂夏天凉快,很多重庆游客前来避暑休闲,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去年农家乐收入10多万元。要是以前拼了命干活也挣不到这么多钱。”

  13岁跟着爷爷和爸爸学土陶的母先才,前几年差点丢掉家族手艺,准备外出打工,悄然兴起的乡村旅游让他的老手艺重焕生机。

  “过去我们花茂交通不好,做好的土陶卖不出去,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不做了。”母先才说,现在他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多达2000多件,一年收入四五十万元,节假日期间,36台陶艺体验拉坯机还不够用。

  小河绕田野、青山披绿装的花茂村,近年来还搞起了用猪粪牛粪种植的大棚蔬菜。“通过大棚蔬菜种植,我们的西红柿、黄瓜、丝瓜等蔬菜,亩产值均达万元以上,100多名村民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和入股等方式增收致富。”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文宽说,花茂村的绿色蔬菜已远销遵义、重庆等地。

  虽处黔北深山,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的花茂村民,近几年还学会用互联网卖起了山货。“村里10余户农民利用自家房屋开办网店,将花茂的土陶、藤编、黄糕粑、土鸡蛋、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卖到北京、上海、深圳、内蒙古、新疆等地,目前网上销售额已达到1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花茂村主任助理徐存丽说,乡村旅游打开了村民视野,村民认识到一根网线可让山乡联通大市场。

  巧做绿色“文章”、布局乡村旅游,如今的花茂正成为各类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乐土。2015年返乡创业的村民王世刚告诉记者,乡村旅游让常年在外务工的人找到返乡发展的契机。2015年开始,他流转70亩土地种植草莓,过上了家门口创业致富的幸福生活。“未来,还想开设牛拉犁、捉泥鳅、垂钓等体验项目,既把乡愁留了下来,又让游客有地方耍。”

  据了解,近3年来,花茂村已吸引1700多名像王世刚这样的村民返乡创业就业,他们有的经营特色农业、有的开起农家乐,还有的搞起了手工艺和电商经济。

  “2015年前,花茂村在外务工人员近2000人,现在只有200多人,留守儿童由之前的10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20多个。而得益于‘乡愁经济’的打造,花茂村去年游客接待量近70万人次,300多人吃上旅游饭、发了旅游财。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2年的6478元增长到如今的1.6万元。”彭龙芬说,人气回流之后,这几年,村里还兴起了舞龙灯、唱花灯戏和拔河运动。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已经制定了花茂村的‘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特色文化三大板块经济,力争将花茂打造成百姓富与生态美的致富田园、乡愁故园、兴业乐园。”花茂村党支部书记潘克刚说,如今的花茂,已是一个有着浓浓乡愁味,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