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扶贫 > 扶贫前沿 > 正文

山东莱西市西埠村“第一书记”徐洲:“这个扶贫干部亲得很”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4-07 08:48:57
原标题:“这个扶贫干部亲得很”

“我们村没有不认识徐书记的,这个扶贫干部亲得很,像家人。”73岁的刘淑娥是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西埠村的村民,她口中的扶贫干部正是2016年从青岛市林业局来到西埠村的“第一书记”徐洲。

西埠村是库区整体搬迁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徐洲到村任职后,村里的乡亲们很快喜欢上了这位心里有群众的“第一书记”。“我们村有5户贫困户,他们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残致贫,还有8户病困老人、老党员……”确实,徐洲对村里每一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最关心的还是困难群众的生活。

西埠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张小小的联系卡,这是徐洲和乡亲们之间的“连心卡”,上面印有他24小时不关机的联系电话,村民们遇到大事小事都能随时联系他。不过村里的群众说,不用等到打电话,他自己就来了,不是来了解困难,就是来送米送煤。

王建坤也是村里的贫困低保户,眼睛看不见,无法和外界联系,徐洲往他家跑得格外勤。得知王建坤中专毕业的孩子一直找不到工作后,徐洲带着孩子去人社局了解招工情况,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后,又陪孩子到企业面谈,直至帮其签下正式入职合同。

“扶贫是份责任,更是个良心活儿,我得为村里做点什么,否则对不起乡亲们的期盼。”徐洲说得很实在。

为争取更多帮扶资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徐洲开始到处“化缘”。30万元的修路资金最先到位,紧接着,用于发展村庄乡村旅游采摘的10万元、专项抗旱资金25万元、用于旱厕改造的7.68万元、50万元科技扶贫专项资金的先期10万元等,陆续到位。每一笔资金都来之不易,这位不善言辞的青年干部愣是凭着锲而不舍的劲头,先后为村庄争取100多万元发展资金。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对村庄、对百姓有好处,我都要争取。”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从贫困户过冬需要的燃煤、棉被、大米、花生油,到村民生产需要的水泵、电动喷雾器、果树剪、无公害农药、树苗、农业书籍等等,各式各样的物资,他也积极争取。

对徐洲而言,时间总是不够用的。他有一张铅笔手绘的村庄规划图,这是经过他无数调研和修改制作的。按照规划,下一步,在派驻单位支持下,西埠村不仅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重点发展村庄特色产业。葡萄种植是西埠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徐洲计划在原有40亩、16个大棚的基础上,通过做大做强村庄新成立的瓜果合作社,力争使无核葡萄大棚建设规模翻番,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徐洲每一次用心的付出,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听说“第一书记”有服务期,刘淑娥大娘特别舍不得。这不,她握着徐洲的手说:“徐书记,既然来了,以后就别走了,咱都有感情了。”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