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动一山春色。
这个春天,辽宁出版集团再不怨怼“醒得早起得晚”了。它犹如热情绽放的报春花撩动一池春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峰并峙,2016年获得国家级奖项、重点项目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均超过50%。花香引得同界纷来探秘。
由领跑变为跟随,直到今日再度崛起,向重回第一方阵进军,正如辽宁出版集团一班人所达成的共识那样:春光在前不能靠等,只有奋起直追才能跟上春天的脚步。
改革破除“不敢”
本是全国最早上市的“出版传媒第一股”,可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之后却与集团母体形成了两张皮,各干各的互不买账。一说体制上的积弊,谁都有看法,谁都不敢干。2015年8月,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团理顺了顶层体制,由集团公司履行大股东权益,北方传媒集中经营发展,从此开启了“一盘棋”发展、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不比不知道,人家在跑,我们在睡觉。”话说2015年秋,辽宁出版56名骨干,揣着375个问题,到南方先进同行那里拜师问计。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庆国深受刺激:我们还在传统模式里打转转,人家早已布局数字化;人家资本运营长袖善舞,我们手里有钱不敢花。
改革呼声从底部发起。
打破集团各部条块分割画地为牢的局面,辽宁出版的首轮改革用了一个“统”字。“党委统领、战略统谋、资源统用、经营统管、后勤统筹”。这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之一,劲往一处使。每一分钱务求效益最大化。集团总部变成了“小机关”,总部两座大厦办公空间压缩,节省出一座2万多平方米的大楼,腾给“大产业”,产业融合孵化平台——“北方文化新谷”闪亮登场,首批10余家企业入驻。
集团还把绿色印刷产业园等优质资产主动注入上市公司,唤醒了10年前北方传媒上市募集的数亿元资金,助推上市公司形成了编、印、发、供一体化运作的产业链条。搭建会计中心、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招标中心、项目争取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和资金管理平台,低效运转、重复配置的资金与资源走向共享化、高效率、快增值,释放出32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好处之二,麻雀变鲲鹏。辽宁出版属下的10多家出版社原先都是五脏俱全的小麻雀,印刷、仓储、物流都外挂,效率低下,成本居高。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单瑛琪坦言:单个麻雀哪有议价能力?集团下决心统一招标、集约采购。集团全链条集约化,1年降低各类成本4660万元。
2016年新春伊始,辽宁出版又开启了第二轮改革,将改革触角延伸至一线,变革管控流程,规范制度运行,重塑企业管理思维和经营体系。
“环环相接、系统联动,改革无死角,争先进、站排头的理念植根到经营管理全过程。”集团副总经理陈闯不无感慨地说。预算管理体系全覆盖,对成本、运营、管理、费用实现全程精准、科学掌控,全年降低三项费用10.78%;比武打擂“签状子”,每月晾晒各单位各部门“成绩单”,按月奖评,按月兑现,奖勤罚懒,提升了干部执行力;依法从严治企,14项纪律制度配套建立,形成“有要求、有部署、有奖惩、有追责”的管理闭环。
创新不信“不会”
会拥抱互联网不?会跨界融合不?辽宁出版向内部发问,得到的多是拨浪鼓般地摇头:咱是文化人哪会这个!
啥叫固步自封?为不干事找理由就是。辽宁出版总经理刘红说,打破惰性,冲破老套路、旧思维得引进外力激荡。一大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业人才、懂金融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被辽宁出版网罗旗下。
开业界先河,辽宁出版专门招聘了创新团队,成立数字产业发展部,筹建技术中心,由特聘总工程师龚健整体把控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龚健说,辽宁出版要靠创新实现从单一纸质图书出版向全媒体出版转型,从线下销售向线上、线下立体营销转型,从传统作业流程向信息化即时多元加工转型,完成全链条融合发展。辽宁出版的闯劲获得国家支持,东北出版业唯一国家级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就设在这里。
辽宁出版还撬动资本力量,与国泰君安成立了辽宁首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布局IP开发、互联网、游戏、影视、动漫、在线教育等,基金首期5亿元规模,将形成20亿规模的投资拉动。集团在证券、保险、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金融领域主动跨界融合,为“文化+”开辟了多个切入口。
“玉笛飞声,散入春风。君若解意,且驻沈城。”坐在誉为“全国最美”的歌德书店里,北方图书城总经理柳青松发出邀约。他说,其实创新才是最美的。他引用孟子的话——“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辽宁出版的一系列改革创新莫不是在做大做强文化影响力,散发传统出版“中国味儿”的光芒,用“国际范儿”拨亮前行之路。(孙潜彤 姜天骄 张允强)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