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南京交通部门获悉,南京共享单车从年初投放至今,已发展到10家网租车公司、45万辆自行车,注册用户达685万人次(很多用户为方便,一人注册了多家网租车公司)。相比之下,南京公共自行车从2010年发展至今,总数才7万多辆。
“共享单车投放半年,就干了公共自行车运营7年6倍多的‘活’,足见这种交通新业态蓬勃的生命力。”东南大学交通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大松分析,共享单车能够“碾压”公共自行车,原因是一是“门槛”低,二是停放“随意”。市民办公共自行车卡,需到固定网点办理,缴存押金250元、预交费50元,取车存车都要“定点”;而若是办理共享单车,街头一辆网租自行车即可扫码注册,押金从99元到199元不等,停车也可“便宜行事”。然而正是这一点,在带给用户方便的同时,也让共享单车饱受争议。
网租自行车乱停乱放,到底是用户的“率性而为”,还是城市空间不具条件?记者近日在南京做了一番走访。在地铁河西元通站,由于慢车道、人行道很宽,OFO、摩拜等多家网租车、自行车停了一二十米长,虽然停得不很整齐,但还是相对集中,并不影响人行交通。可在珠江路上,由于部分路段慢车道、人行道“合二为一”,人行道时断时续,一旦停上非机动车,人行交通就很局促,北门桥口花花绿绿的单车停得又多又乱。金鹰天地门前广场很宽,却不容许停放自行车,路边散落了不少单车。相比之下,中华路上的水游城门前停车秩序要好得多,商场门前广场一半腾给非机动车停放了,余下空间晚上还让市民跳广场舞,“我们给顾客方便,顾客添商场人气。”“车群”中整理非机动车的保安说。
从河西到主城,从地铁站点到主次干道,记者一路看到,但凡慢车道、人行道路权划分清晰、慢行交通得到保障的路段,门前广场允许停车的商家,非机动车停放秩序要好很多。如果路边空间没有预留,或是给临街单位、给机动车占用了,自行车停放就成了问题。
“网租自行车勃发,是因为有着旺盛的需求,弥补了公交体系的不足。” 南京城交院董事长杨涛说,南京是主城道路“三块板”结构,梧桐大道绿荫蔽日,很适合自行车骑行,历史上最高占到市民出行的58%。后来由于城市框架拉开,出行距离远了,加上不少主次干道拓宽车行道,甚至挤占非机动车道,使自行车交通受到了很大制约。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适应了地铁、公交大发展后的交通新格局,通过“地铁+自行车”“地铁+公交”,打通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南京网租车日租借量已达200万人次,占市民出行比30%,甚至为地铁短途客流“减负”。市地铁建设公司董事长佘才高分析,今年上半年地铁日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万人次,很大原因是共享单车的兴起。
然而与共享单车“伴生”的停车难、停车乱,不但影响了城市环境,也损害了行业信心。对此专家分析,除了企业疏于管理、用户只图自己方便外,重要原因还是机动车爆发式增长,蚕食了慢行空间。致公党南京市委研究报告显示,南京小汽车占全方式出行的11.7%,却占用了52.5%的道路资源。全市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0万辆,每年还以20万辆的速度增长,以一辆小车位可停6-8辆单车来算,哪怕为每年增量的1/4提供公共车位,也足够目前的共享单车停放了。
“所以说城市发展共享单车,不是不能腾挪出空间,而是有没有倡导公交优先、环境友好的意识和决心,能不能从规划、决策上顶层设计慢行交通。”杨涛说,基于“互联网+交通”的共享单车,有别于家庭自有的自行车,已成为公共交通的有力支撑。面对小汽车带来的冲击,让自行车重回城市,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痛定思痛后的选择。英国伦敦新发布的交通战略直言建设“小汽车不友好”城市,不但对小汽车征收拥堵费,还要把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64%提高到80%。德国计划在依斯堡、波鸿等10城市间修建100公里长的自行车专用公路。我国深圳也一改取消非机动车道的做法,计划年内新改建100公里自行车道。
在城市新一轮道路精细化建设管理中,南京把非机动车停放作为静态交通的重要子项,北京东路、鸡鸣寺路整治中,在侧分带划出一块块自行车停放区,停车秩序很好。市城管局局长许卫宁介绍,南京已划分这样的停车区680处,年底将达1000处。此外引导单车有序停放,政府、企业、用户的协同也不可少,即将出台的南京网租自行车发展意见,从政府监管、企业主体责任、用户文明诚信、社会治理四个层面规范共享单车。专家认为,如果政府把空间和政策环境做好了,资本和市场自然会推动网租自行车健康发展,比政府亲力亲为发展公共自行车要省事得多、有效率得多。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