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新闻 > 正文

腊八奏响“春节序曲”——各地多彩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扫描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13 17:33:50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腊八奏响“春节序曲”——各地多彩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扫描

  新华社记者

  1月13日是传统的“腊八节”,在民间早就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腊八仿佛就是春节这个最美好的节日交响乐的序曲,“红红火火过大年”就此进入重要时刻。

  东岳庙门前童谣声 乡间“村晚”迎新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伴随北京东岳庙门前的腊八童谣声,家住东大桥附近的张钊悦小朋友喝光了用红枣等20多种食材做成的腊八粥。

  13日上午9时,北京民俗博物馆按照东岳庙的“舍粥”习俗,在门前广场搭起粥棚,现场工作人员把500多份腊八粥送给过往行人、周边居民、环卫工人。拿到腊八粥的市民喜笑颜开,一边喝粥,一边拍照发朋友圈。

  北京民俗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朱羿告诉记者张漫子,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忙碌,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在半夜时辰开始煮,一直到腊八一早,粥才熬好。

  腊八节开启了过年的序幕。腊八的前一晚,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桐坞村的文化礼堂,举办了一场由村民自导自演的“村晚”。

  舞台上,桐坞村的各方好手齐聚一堂,做鱼圆、编竹篮、包粽子、裹汤圆、写春联、舞龙灯……在能干的桐坞村民的手中,各种民俗活动得以展现。这场“村晚”吸引了近千名村民前来助兴。不少村民掏出手机,为台上表演的亲友加油助威。68岁的桐坞村村民傅子华对记者许舜达说,现在文化活动多了,村里的风气也好了。

  腊八节画“腊八” 作画感恩扶贫组

  腊八节这天,在河北省辛集市王下村,一场农民画展演正在紧张进行。几案前,农民画家们精描细绘着,美好生活片段在浓彩渲染下展现在一张张画作上。

  记者李继伟报道:王下村活跃着一支农民画家队伍,作品曾到美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2006年被河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过腊八画腊八,是喜迎节日,更是传承文化。”村支书吴大闯一席话,引来乡亲们一阵掌声。由于腊八节正值周末,孩子们也加入了展演活动。

  村民张小款从事农民画创作已有10多个年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来了扶贫工作组,到2018年底,2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摘帽脱贫。工作组的付出,让同村的张小款记在心头,在挽留工作组一起回家过节被婉拒后,她创作了农民画《一家亲》,为工作组的清正作风点赞。“王叔叔他们真心为民办实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咱们要画好啊。”张小款对画画的小朋友说。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今天也格外热闹,旱船、秧歌、开封盘鼓齐上阵,把腊八节的气氛烘托了起来。

  腊八当天的重头戏是熬制与发放免费腊八粥,花生米、葡萄干、蜜枣、红豆、绿豆、麦仁、黑米、江米八种食材在铁锅里慢慢熬煮,开锅的一瞬间,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张庄村村民雷慧杰一早就带着女儿排队等候,“往年腊八节都是自己在家熬粥,今年村里组织了发粥的活动,大家都聚在一起,感觉比原来更有年味。”雷慧杰兴奋地跟记者李嘉南说。

  孩子学习俗 豆贴画童趣浓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小学的一间教室中,飘荡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童谣。欢快的歌声中,教室里的35名学生分组围坐在桌旁,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黑芝麻、黑豆、绿豆、红豆、黄豆、小米等各色用来制作腊八粥的原料创作着小鱼、水草等生动活泼的豆贴画。

  这是兰州市城关区甘家巷社区、安定门社区联合正宁路小学及公益组织等举办的一场别出心裁的腊八节庆祝活动。兰州市一家公益组织的讲师张敏说:“受场地限制,做活动的时候不能和孩子们一起喝腊八粥,就想出了让大家做豆贴画的法子。”

  兰州市城关区安定门社区负责人岳红霞告诉记者刘能静,举办这项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腊八节等传统民俗文化。

  热腾腾的腊八粥 活动室里笑声朗

  腊八节前两天,近30名老人一大早就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海帆居委会活动室里守候着。海帆居委会委员俞慧告诉记者兰天鸣,居委会特意将每年送腊八粥活动提前两天,为的就是让老人们既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又能在节日当天和家人团聚。

  “燕燕姑娘我就听侬讲一讲,我家的艾艾许配哪家年青郎?”一碗暖暖的腊八粥入胃,小区居民陈阿姨顿时来了兴致,一曲沪剧《燕燕作媒》脱口而出,唱得大伙儿连连鼓掌。

  据俞慧介绍,这是温情腊八活动举办的第5个年头。当天上午6时,社区喜欢厨艺的居民主动到居委会助餐点为左邻右里煮腊八粥,共分粥150份左右。为了让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能趁热“尝到”节日滋味,社区志愿者更是第一时间为他们送到家门口。(参与记者:田晨旭、夏子麟、许东远等)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