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遗产保护 > 正文

营造壮族文化传播的良好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29 08:52:43

  3月底,广西将迎来“壮族三月三”节,按照惯例,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同胞将穿上壮族衮服庆祝这个民族传统节日。作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壮族衮服制作技艺的一名传承人,黄祖辉正紧锣密鼓地赶制衮服。2月以来,他感觉自家店的衮服订单比往年明显增多了。

  古老壮族文化焕发新生机

  2014年,广西“壮族三月三”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同一年,黄祖辉的衮服制作门店开业。“衮服原为南明朝宫廷服饰,这门手艺在上世纪90年代几乎要失传,直到近几年,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被重视,穿衮服在当地重新盛行,这门手艺才又活了过来。”黄祖辉说。

  如今,黄祖辉所在的街道聚集了10多家衮服制作门店,2016年,隆林县创建了壮族衮服传习基地,衮服制作已经成为当地小有规模的“街巷产业”。

  在隆林县,“活”过来的还有壮族山歌等民族艺术。随着新州镇第三小学、介廷乡中学和金钟山小学开展的“山歌进校园”活动,当地掀起了壮族山歌传唱之风。“将老祖宗留下的壮族民歌带入校园第二课堂,不仅营造了师生热爱本民族音乐的校园氛围,更保护和传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州镇第三小学师生合唱团团长苏彩云说。如今,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师生合唱团已多次在“壮族三月三”百村千人山歌赛、广西大地飞歌隆林站海选赛等比赛中大放异彩。

  隆林县对壮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仅仅是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广西是中国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其中百色市的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县等5个市县的壮族人口比重达到90%以上。在百色,壮族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截至2016年,百色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1732项。

  保护区文化生态建设得到改善

  2007年底,百色市启动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始修复壮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2010年6月,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得到了广西文化厅的批准设立。2015年,《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出台,初步确立了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重点与空间布局、保护对象与保护原则、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保护机制以及保护步骤与保护目标,保护区建设日程进入规划期。

  保护区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采取抢救记录性保护、教育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多种保护措施并举的方式,同时建立了田阳布洛陀文化生态保护区、那坡壮族民歌生态保护区、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生态保护区、田林北路壮剧生态保护区、平果壮族嘹歌生态保护区等试点,有针对性地设立保护和开发机制。如今,布洛陀村口传史诗村落、壮族民间习俗村落、壮族节庆村落、民歌(山歌)村落、表演艺术村落、传统技艺村落6个空间板块的文化遗产村落得到初步维护,极大地改善了壮族文化生态,为壮族文化形成有利的传播环境。

  非遗传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阶段性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新成效,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创收增收。在田东县,中国民歌博闻馆展示厅内每天轮流放映20多种壮族原生态山歌视频,成为集中展示百色壮族山歌的窗口,“一镇一节”品牌建设大大激发了群众创作、演唱和传承壮族嘹歌的热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歌会和歌赛在当地蔚然成风;在田林县,政府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新建和修缮了70个群众戏台,壮剧团由2007年的8个发展到如今的107个;靖西市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年产绣球200多万个,年销售额达800余万元……

  截至2016年12月,百色市已获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0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85项、市级非遗名录109项,已建成57个非遗传习基地、16个展示馆,织锦、夹砂陶制、黄皮酱等一批非遗项目推向市场,壮剧、壮族嘹歌、壮族山歌等非遗项目重新活跃在群众舞台上。

  “通过这几年的试点工作,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了进展,但是保护区的人员经费等问题仍亟待解决。”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姚茂勤说,百色市将进一步落实好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并继续完善民族文化数据库建设,启动百色民族文化网站建设,打造百色民族文化的宣传窗口。(郭少东)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