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频道 > 要闻 > 正文

自信道路70载--内蒙古成功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纪实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07 16:56:56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7日电 题:自信道路70载——内蒙古成功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纪实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殷耀、任会斌、于嘉

  盛夏,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绿草如茵,牛羊点点,祥和壮美。

  这里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走上一条亘古未有的发展道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启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率先实践 坚定不移

  蒙古族人口较多的鄂托克前旗,曾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上世纪40年代,党在当地成立了蒙民自治区,成为创立自治区的最早雏形,4年的探索,为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累了经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党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郝时远说。

  党很早就关注内蒙古的形势与命运,在关键时期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选择正确道路。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乌兰夫等共产党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粉碎了内外势力妄图将内蒙古分裂出去的图谋,把内蒙古的自治运动统一到党的领导下。

  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跟党走,率先实践。1947年5月1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千里草原从此步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少数民族的特有权益。

  去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颁布实施,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这只是内蒙古自治区因时因地制宜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缩影。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已制定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蒙中医药条例、草原管理条例等500多件地方法规、意见,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实际,规定民族干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录比例不低于当地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盟市旗县党政正职基本按“一少一汉”配备。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划出15%的职位,专门用于定向招录蒙古语授课的大学生。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达6.8万人,占全区总数的33%,各级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

  内蒙古自治区还相继成立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3个自治旗和18个民族乡,不分大小、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使他们真正当家做主。

  共建美好家园 共享幸福生活

  砥砺奋进七十载,草原旧貌换新颜。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农牧业从凋敝走向现代化,去年牲畜存栏量达到1.36亿头(只),产粮278亿公斤,分别增长了14倍和15倍。

  工业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变资源、区位等优势为产业优势,工业实现腾飞,成为北疆经济发展的一块高地。特别是2002年至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速连续8年摘得全国桂冠,缔造了著名的“内蒙古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把提质增效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跳出简单“挖煤卖煤,挖土(稀土)卖土”的老格局,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已形成规模,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去年,全区GDP接近1.9万亿元,比1947年增长642倍,已跻身全国中等行列,人均值跃居全国第六位。

  让各族群众共享美好生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初心。昔日,内蒙古百姓生活贫苦,民生凋敝。去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人均寿命从不足35岁提高到75.8岁,从文盲率超过9成到提前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住房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连年扩面提标,“十二五”以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惠及约1/4的城镇居民和近300万农牧民……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增加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医疗、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搭建共享发展红利的民生机制,各族群众的获得感空前提升。

  团结融于血脉 盛开和谐之花

  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高举团结进步旗帜,各民族相互包容、欣赏和守望相助的理念,已经融入血脉。

  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镇呼格吉勒社区,今年67岁的蒙古族老人郭凤海虽然残疾,仍然30年如一日热心照顾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身患智力障碍的汉族三兄弟。

  内蒙古中小学生新学期第一课均有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所有高校大一开设《民族理论》公共课,内蒙古博物院每周举办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体验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开展,深入人心。

  长调、呼麦、蒙医等44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整理出版《蒙古秘史》《格斯尔汗传》《江格尔》等大批民族典籍、口传古籍,发掘整理上千种歌舞、音乐等民间艺术……悠久的草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守护好共有的精神家园。

  平等互助,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内蒙古,1/8以上的家庭是多民族家庭。深居大兴安岭密林的鄂温克族妇女布冬霞与汉族丈夫肖良库以饲养驯鹿为生,最近办起了旅游点,富了起来。

  伟大的创举,成功的实践!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充分验证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