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互联网巨头“红包大战”又将上演,多家金额都在亿元级水平,让人眼馋。集卡,玩小游戏,拍摄拜年短视频……红包玩法花样众多,不尽相同。寻攻略、找窍门、定闹钟,抢红包抢到手软,多数人就是图个乐呵。

然而,无孔不入的骗子们此时也蠢蠢欲动,准备“大捞一笔”,其作案手法也不断“升级”。互联网红包成了引人上钩的“诱饵”。近日,继支付宝“口令红包”诈骗案之后,又有网友曝出某语音红包小程序疑涉诈骗的事件。这种语音红包的玩法很简单,只要逐字读出口令中的广告语,即可领红包。

但是,有网友领取红包后发现,红包余额被保存在小程序里面,且需要满50元才可提现到微信钱包内!于是,有人见招拆招,把语音红包链接发给好友,让他们都领红包,再让朋友把领到的红包发给自己。“多几个人就可以凑满50元提现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种红包小程序早就设定好友之间发红包金额不得低于50元。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一些网友抢红包的执念。“自己充值凑够50元就可以了!”当充值凑够50元,网友发现钱根本提不出来,“好吧,等明天再试试呗。”没想到,第二天却看到这样的提示:

所谓的“预计恢复时间”也一推再推,并没有要恢复的迹象。网友发现可能被骗立即投诉,却因涉案金额小,且没有充足证据,难以维权。骗子玩起了“用完即走”,受骗者却找不到北。红包有诈,小心点进圈套。“抢红包反被盗刷、被扣款”屡见不鲜。

须知,有图也未必有真相!伪造微信红包、聊天记录及转账截图,对于各种生成器来说,这些都是小case!

除个别涉嫌诈骗的小程序外,以下这些红包都有陷阱,小心上当!

这七类红包千万别碰!这七类红包千万别碰!!这七类红包千万别碰!!!
第一类: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领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很可能是诈骗;
第二类:拆红包输入密码有诈。领红包是不需要输入密码的,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开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很可能是假红包;
第三类:远离接龙红包。当被拖进陌生人组成的红包接龙微信群时,别参与,要立即退群。因为这些群可能涉嫌赌博,超过一定涉案金额,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第四类:高额红包不可信。通常,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都是200元,因此如果收到“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假的。
第五类:警惕“AA红包”骗局。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
第六类:分享链接抢红包是欺诈。微信并没有推出需要“转发”才能获得的红包。看到提示需转发至几个微信群或朋友圈才能获取红包的情况,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