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要评比5次 交叉检查变“拆台”
——内蒙古一旗县深陷扶贫检查“怪圈”
编者按: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各级政府卯足了劲加油干,一块块硬骨头正在啃下来。但是,越是攻坚期,越要实打实,坚持问题导向,把好事办好。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反映,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扶贫领域的一些做法,,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了基层脱贫攻坚工作。一些干部群众呼吁,少一些形式主义扶贫,多一些走村串户服务。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旗上下气氛紧张,由于在上次检查评比中排名靠后,旗委书记已被约谈做检讨,而本月末又将迎来新一轮检查,如果第二次排在后五名,他的上级领导将直接被问责,“迎检”已成全旗头等大事。
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自治区于今年9月启动了全区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工作,各旗县抽出20人左右的检查组,对贫困旗县进行交叉检查。在半年时间内,这个旗除了要接受2次全区“大检”,还要接受专项审计、巡视、盟市抽查3次“小检”。开展检查评比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工作,但次数过于频繁、操作与实际脱节、问责压力过大,扶贫检查在基层走了形、变了味。
各显神通“上手段”
互相检查变“互相拆台”
近段时间,这个旗把上千名干部派到村里,他们负责完善扶贫手册,教老乡回答问题。有的干部嘱咐贫困户记住他的名字,一旦问到谁谁有没有来,可得说实话。“你说认识我,我就帮你搭牛棚。”
他们对上次评比心有余悸。这个旗的扶贫办主任说,另一旗检查组来“交叉检”时明显带着火药味儿:“这次检查就是要旗县间互相监督的,给你们打了低分别埋怨。”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情况下,只有尽可能把对方旗县的分数压低,才能防范自己不被排在后几名。
为了排名靠前,有的地方想尽办法“上手段”。因为调查问卷中有一项群众满意度测评,检查组当天抽完需要入户的村子后,干部们连夜给需要入户的贫困户发钱。有的地方千方百计做上级工作,打听别的旗县分数,这个旗把给其他旗县的评分刚交自治区有关方面,相关旗县就打来电话质问为啥打分不高。有的地方尽量在规定时间内最后一个交卷,待摸清其他地方的分数后,想办法提高一下分数。
如此“交叉检查”,已造成一些盟市、旗县、部门间的隔阂。上次该旗检查打分的另一个旗,恰巧11月份也来交叉审计,审计组便明显“闹情绪”,毫不客气给该旗打了低分,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扶贫工作成效。“检查结果涉及考核问责,高压之下,有的地方难免用一些手段,严重违背了检查工作的初衷。”该旗一位分管扶贫的领导干部忧虑地说。
一次“迎检”花掉20万
无效评比劳民伤财
扶贫本是件十分具体、客观的工作,但一些干部反映,评比分数带着明显的主观倾向,未能真实反映扶贫效果。
测评分值包括60分精准识别与退出过程,20分群众认可度,20分教育、健康、产业等扶贫措施。该旗的扶贫干部坦言,这样的测评体系多依托于检查大量的表格是否填写完整,侧重于工作程序,较难反映出当地扶贫工作的重点、优势、可持续的脱贫措施,也容易引导基层把功夫下到建档立卡上,相对忽视了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我们旗有些产业扶贫举措还曾当作典型推广,而在评比中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事实上,打分极易受到人为干扰。根据当地的评比要求,若群众对帮扶工作满意度为85%及以下,群众认可度一栏直接就记成零分。有的蒙古族群众不懂汉语,检查组在问有关问题时,因为根本没有听懂便摇了摇头。还有的检查组问“包联干部来过吗?”,牧民们连“包联”两个字是啥意思都不明白,只好摇头。检查组便据此判定为群众不满意。工作人员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听解释,他们三天要入四百多户,一个人每天得走访十几户,只好按部就班地提问,答对了加分,答错了减分。
从实际情况看,评比检查有些劳民伤财。哪个地方“迎检”,都要做展板、拉横幅、准备各种材料和办公用品,还得好吃好住好招待。这个旗一位干部透露,上次为迎接另一个旗县来交叉检查,全旗花在培训、差旅费、接待费上共计20万元,这20万元至少够给20个贫困户每家买头牛了。倘若是实事求是的暗访,哪能花这么多冤枉钱?
基层扶贫干部因频繁“迎检”身心俱疲。该旗一位驻村干部说,这一年自己就顾着“迎检”和整改了,除了大的交叉互检还有各种小检查,11月份当地就要接待三批检查团,巡视组扶贫专项检查、扶贫交叉审计检查、市纪委扶贫检查,扶贫干部们天天疲于往这些人的驻地跑,一会儿调这个人过来,一会儿调那个人过来,一会儿要这个材料,一会儿要那个材料。为了准备检查材料和迎接检查,经常开会到晚上十一二点,根本没有时间走村入户。这位驻村干部坦言:“最近30天里我只有2个晚上没会。”
“虚功”太多脱不了贫
考评要问责和激励并重
内蒙古这个旗的检查评比“怪圈”,暴露出当前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第一,“虚功”过多。内蒙古多地旗县的基层扶贫干部反映,他们几乎用了整年的时间反复做表格、调整数据、完善表达方式、应付上级检查。在评比结果问责的巨大压力下,有的地方大部分精力用在扶贫“虚功”上,反而少有时间为贫困户解难。
第二,存在重复建设。为了监督考核扶贫干部有没有下到基层,还得动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比如,扶贫系统内有国家大数据平台、自治区大数据平台、市大数据平台,旗县也要单独做大数据平台,而建一个大数据平台需要上百万元。一些基层干部抱怨说:“当然查岗只是这个大数据平台的一个功能,还有其他许多关于扶贫的信息化工作内容,但本该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没必要烧钱自立门户。”
第三,“假扶贫”问题。有些地方为了向检查组交差,按照要求制造了表格,但内容却不实不真。记者在贫困户宝山一家的精准扶贫手册看到,产业扶持一栏写着帮扶购买两头基础母牛、协调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种植青贮10亩,并都显示“已完成”。表格中还显示政府为该户危房改造60平方米房子。“没给我买过牛,也没给过买牛钱。没给我协调金融贷款,我家今年根本没种青贮玉米。危房改造后的房子满打满算才35平方米,哪里来的60平方米?如果是以后要这样帮扶我,那也不能写上‘已完成’了啊?”宝山说。
一些基层干部呼吁,脱贫攻坚要高压也需减负,要问责也需激励,发生在内蒙古某旗的频繁评比检查,扰乱了基层扶贫工作的正常节奏,而大范围的通报批评和约谈检讨,也挫伤了一些扶贫干部的积极性,有必要进行纠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干实事、见实效上来。(本报记者 呼和浩特报道)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