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题: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记力铸大国重器的国防科技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胡喆、张泉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我国自主研制的核动力潜艇,到我国第一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再到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以黄旭华、尹泽勇以及歼-20设计制造团队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作者,以无私的奉献、无比的忠诚,谱写一曲曲时代壮歌。
黄旭华:“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这下,我的科研生涯可以继续了!”白内障手术复诊,视力恢复良好,黄旭华很激动。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年逾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依旧心系祖国的核潜艇事业。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成为其中一员。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简陋。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就这样,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一个个尖端技术问题。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试验危险性极大,64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他说:“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而是确保人、艇安全。”到达设计深度时,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
因工作保密之故,黄旭华整整30年没有回家。1988年,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见到了93岁的母亲。黄旭华眼含泪花:“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第一代核潜艇人筚路蓝缕,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说,他们的奋斗精神,依然激励着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
尹泽勇:“铸心”50载,初心永不变
满头银丝,面容清癯,睿智幽默,这是尹泽勇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委主任。
尹泽勇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铸心”50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玉龙”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走完了自主研制全过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实现了涡轴发动机设计及验证技术水平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工业基础、经济实力的标志。全新研制一型跨代航空发动机,需要20多年时间。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人家100多年做完的事,是尹泽勇及其团队定下的“时间表”。
尹泽勇是我国最早探索将先进“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的先驱。20世纪70年代初,只有上海、北京等地的计算中心才有内存量大、计算速度快的计算机,他常常穿梭于上海、北京等地。排队上机的日子,怕错失机会,尹泽勇天不亮就赶往计算中心,等到忙完了才发现早过了吃饭时间,落下了胃痛的病根,后来做了胃切除手术。
1985年,尹泽勇前往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深造。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一些同伴留在了异国他乡,尹泽勇不忘“航空报国”的初心和使命,1987年5月毅然回国。
作为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领军者之一,尹泽勇虽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却仍然不停奔波在设计室、实验室、试验试飞现场和工厂一线。尹泽勇说:“机会稍纵即逝,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最好的舞台、最好的时代,就在眼前。”
“歼-20”团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航空工业成飞一线生产车间,“航空报国”四个大字格外醒目。一架架歼-20,正在进行总装阶段的工作。
“筑梦长空当有利剑在手”——以歼-20飞机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伟等为代表的设计制造团队,为实现歼-20“鹰击长空”写下感人篇章。
参研人员回忆,在型号攻坚的关键阶段,设计人员分工负责各系统地面综合试验,经常深夜甚至凌晨才能回家,第二天照常上班,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四个多月。除夕那天,成都所等单位的参试人员忙碌到深夜,直至发动机开车成功。当试飞站工作人员把飞机、设备车拉回机库,回到家已经过了零点,大伙儿就这样过了一个年……
杨伟介绍,歼-20研制是一项以航空工业集团为主体,多集团、多组织合作的复杂系统工程。整条研制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
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长期战斗在科研、试飞现场,开展技术攻关,首次建立了型号“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和“自主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同源与全寿命周期保障的功能;成都所飞控系统副总设计师杨朝旭,主持攻克了重点型号飞控系统大量技术难题,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试验方法,获得大量技术成果和多项重大技术创新。
“在歼-20设计制造一线,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杨伟说。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