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张涛呼吁:拥抱分享经济 构建国家云图书馆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15 16:30:52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3月12日电(记者 冉隆楠)“分享经济”连续两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事实上,目前分享经济已经在网约车、订餐平台、单车等领域为人民群众带了全新体验,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却略显滞后,造成源重复配置,浪费严重。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呼吁,亟须借助大数据和分享经济,构建国家云图书馆,改变图书馆各自分离的局面,提高图书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衡化。

  近年来,电子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也是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尤其在高等教育机构,它已成为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重要学术资源。然而,张涛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中仍以单独运行为基础,其分散性导致图书馆各自为政,资源得不到全面保障与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费投入巨大,但资源仍难以全面保障。近年来,由于电子资源的广泛应用以及数据库价格不断上涨,国家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其电子资源购置经费持续大幅攀升,从2006年的馆均78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239万元。据《中国图书馆年鉴(2015)》的数据统计,仅2014年,全国548所高校(占全部2595所高校的21.12%)图书馆用于电子资源购置的总费用约达13.12亿元。尽管投入力度如此之大,但面对文献信息的海量剧增以及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单个图书馆凭借一己之力,仍然难以把所有电子资源都购置齐全,无法全面保障读者日新月异的信息求。

  第二,经费分配不均衡,部分图书馆的资源严重不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高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使得图书馆之间的资源购置经费分配差异很大,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数据统计,2014年高校图书馆用于电子资源购置的费用,多则可达2622.84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少则仅有0.20万元(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很多图书馆面对经费压力,资源的充分配置根本无法保障。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所大学为例,在两校师生规模相当的情况下,2016年后者的数据库数量仅占前者的30.67%。

  第三,资源重复配置,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长期以来,追求馆藏的“大而全”和“自给自足”等观念影响着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很多图书馆之间存在数据库重复配置的现象。以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 Direct”为例,作为读者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截至2016年,有249所高校图书馆将其纳入自己的资源配置清单,然而,近年来,数据库价格涨幅较大,给各图书馆带来很大的经费压力,受电子资源使用范围的限制,斥巨资购买的数据库只能满足本校师生的信息需求,难以惠及更多读者,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难以得到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单个图书馆来说,也存在大量资源闲置的现象,尤其是一些价格昂贵、学术性强的外文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等,因对用户的检索技能要求较高而且受众有限,其利用率很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为了化解以上现实问题,张涛告诉记者,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加快构建和实施全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国家云图书馆,不仅有利于图书馆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国家信息资源全面保障与共享。

  对于国家云图书馆的路径选择,张涛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国家云图书馆定位和与依托单位的关系,建立和健全对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保证财政支持力度。采用云计算技术,开发构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国家级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把分散的数据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统一的云端平台提供服务,建成中国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网络化数据资源集成平台。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