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隐秘”的拥军航线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8-01 12:34:36

  新华社济南8月1日电 题:“隐秘”的拥军航线

  新华社记者

  “八一”前夕,山东省荣成市院夼村码头,巨大的马达轰鸣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拥军船”收锚、起航,向着6.8海里外北部战区某部驻扎的苏山岛,破浪前行。

  这是一条连最精准的海图都找不到的“隐秘”拥军航线。为报答解放军的救命恩情,院夼人从1960年起就拿出最好的船、选出最有经验的船长,义务为驻岛部队运送物资、接送官兵及家属,累计航程已达20余万公里。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隐秘”的拥军航线

   7月16日,“拥军船”在苏山岛海域航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7月16日,“拥军船”在苏山岛海域航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一条拥军航线 五代船长“接力”

  “‘泰叔’来啦!”

  苏山岛码头,“拥军船”刚一靠岸,等候多时的士兵们深情敬礼、热情问候,向来客献上独有的“登岛礼”。

7月16日,“拥军船”在苏山岛停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泰叔”名叫钱均堂,今年62岁,2005年至2019年担任“拥军船”船长。因小名叫福泰,驻岛官兵不论长幼,都亲切地叫他“泰叔”。

  苏山岛是一座无居民、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班的“四无”小岛。虽然部队会定期派登陆艇运送补给,但登陆艇母港距离苏山岛较远,往返一趟既费时又费钱,官兵们遇到急事、疾病更为不便。

  “部队要将几百元的蔬菜送上岛,可能要花费不菲的燃油费,不如用我们村的船方便。”院夼村村委会主任王行敏说,“‘拥军船’的费用由院夼村承担,但调度归驻岛部队。只要他们有需求,‘拥军船’随叫随到。”

   7月16日,“拥军船”在苏山岛停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2019年7月,院夼村投资近140万元,购置了第五代“拥军船”,配备了GPS和北斗双导航系统,运输能力达55吨,是第四代“拥军船”的10多倍,还能抗8级风浪。

  王行敏说,从舢板船、桷篷船、机动舢板船、大马力舢板船,到目前的现代化养殖看护船,“拥军船”更迭到5代,更换了5任船长,不变的却是满载的“鱼水深情”。

  过去15年间,钱均堂几乎天天奔波在这条“隐秘”航线上。需要运送物资了、战士要出岛了、家属来探亲了,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给“泰叔”打电话,“有困难,找‘泰叔’”成为驻岛官兵的“口头禅”。

   7月16日,“泰叔”钱均堂在检查“拥军船”内部的机械安全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7月16日,“泰叔”钱均堂在检查“拥军船”内部的机械安全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小到新鲜蔬菜、防疫用品,大到光伏电板、建材机械,“拥军船”带来的物资改变着驻岛官兵们的生活,更在小岛与陆地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

  如今,在第五代“拥军船”崭新的驾驶舱里,开了一辈子木船的“泰叔”有些无所适从。因不熟悉现代化驾驶系统,“泰叔”已经不是掌舵的船长,而是“降级”成了船员。

  “虽然‘降级’了,但看到‘拥军船’跑得更快、更安全了,我打心眼里高兴。”钱均堂说。

  同舟共济一甲子。“拥军船”平均每年往返300多个航次,累计航程已达2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周多,截至目前迎来送往了驻岛官兵及家属10余万人次,运送各类物资难以计数。

   7月16日,“泰叔”钱均堂(左)和“拥军船”负责人在前往苏山岛的船上。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始于救命恩情 结下不解之缘

  “拥军船”的首航,源于救命恩情。

  1960年4月,院夼村村民王道伦和王义宽驾驶渔船,在海上遇险。没有灯塔,也没有避险之处,狂风巨浪肆虐,他俩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就在绝望之时,他们隐约中听到锣鼓声——原来就在上个月,原本荒无人烟的苏山岛进驻了首批解放军,两人的求救声被巡逻战士听见。随后,十几名战士火速增援,每人手持一面锣鼓狠敲猛打,用“土办法”为他俩指明了航向。

  最原始的导航方式,救了两名渔民的生命。当晚,王义宽又发起高烧,战士们轮流守护,给他喂饭、喂药,直到他康复离岛。当年,驻岛官兵又陆续救助了7名遇险渔民。

  救命恩情,永生不忘。登岛致谢时,村民们发现,岛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补给物资也经常无法及时送达。

  “哪能让守岛的解放军缺吃少穿?渔家人最拿手的就是开船!”不善言辞的渔民,把救命恩情刻在了心上。

  “我们拿出了村里最好的船,选拔出了最有经验的‘船老大’,为驻岛官兵无偿提供帮助。前两任‘拥军船’船长就是被搭救的王道伦和王义宽。”院夼村党委书记王国明说。

  “只要岛上有需要,‘拥军船’随叫随到。”这句看似简单的承诺,在无数次惊涛骇浪中重若千钧。60年来,“拥军船”有呼必应,仅有记录的深夜接送突发疾病官兵及亲属离岛就医,就超过50次。

   7月16日,“泰叔”钱均堂(左二)在“拥军船”靠岸苏山岛后搬运送给部队官兵的慰问品。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2015年,士官邵向伟不慎被石子打伤右眼,血流不止,急需下岛治疗。一个电话打过去,“泰叔”二话不说,扔下手里的活计就驾船急驶而来。

  “如果没有‘拥军船’和‘泰叔’,我的眼睛就瞎了。”邵向伟说。

  一代代驻岛官兵,也从未忘记院夼人的深情厚谊,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回报朴实的村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精神生活匮乏,部队经常到村里给大伙儿放电影。现在来看不算啥,但当时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部队一来比过年都热闹。”院夼村原党委书记王巍岩回忆说,现在老一辈提起这事,还会激动地抹眼泪。

  直到今天,对于院夼村而言,苏山岛还是“救命岛”,解放军还是救命恩人。

  “近几年虽然出海风险小了,但部队每年还能救助三四十名遇险、避险的渔民。”王国明说。

  军民鱼水深情 代代都要传承

  改革开放后,院夼村依靠远洋捕捞、海产品养殖和精深加工富了起来,如今村集体年收入约3亿元。

  “富了海边人,不忘戍边人。富了海岛人,不忘守岛人。”王巍岩说,“虽然时间的流逝让拥军形式有了改变,但优良的拥军传统始终未变。”

  在院夼村,有个“规矩”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驻岛官兵及探亲家属,凡是在村中用餐、住宿、通信、问诊、用车,一律优先并免费。

  近几年,院夼村投入400余万元修建了专门的“拥军码头”,可供部队多种型号的舰艇停靠;部队的相关设施要途经海带养殖区,院夼村仅用5天就将200亩筏架设施全部清理,直接损失近800万元,村民没有一句怨言。

   7月16日,“泰叔”钱均堂坐在院夼村“拥军码头”。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军民鱼水情,代代要传承。前些天,院夼村村民王进考的“亲戚”任振岭带着家人,又来他家串门了。任振岭曾在苏山岛驻扎,爱人和孩子从1990年起就经常住在王进考家,最长的一次住了70多天。

  “我们两家现在经常走动,比亲戚还要亲,儿孙辈关系都很好。每隔两三个月就得见一次,不见想得慌。”王进考说。

  “泰叔”钱均堂的手机通讯录里,大多数手机号码都是历任驻岛官兵的。他告诉记者,小女儿出嫁,前几任驻岛部队主官都送上了祝福;他肺出血在威海市住院,部队官兵轮番探望,病房中经常围满了人。

  “新兵入伍‘第一课’,是坐‘拥军船’上岛;老兵退伍‘最后一课’,是坐‘拥军船’下岛。”驻岛某连指导员张博说,院夼村六十年如一日爱军拥军,让历任守岛官兵备受教育、备感温暖。

7月16日,“拥军船”在苏山岛停靠。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7月16日,“拥军船”向苏山岛行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兵民是胜利之本。荣成市委书记包希安说,坚如磐石的军民关系,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山东向来有拥军的光荣传统,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胶东乳娘、沂蒙红嫂、支前小推车,再到如今的院夼“拥军船”,都是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典型代表。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拥军船”再次鸣笛起航,就如同60年前首航一样,不惧风雨、无畏骇浪,向前、向前、向前……(记者栗建昌、潘林青、王阳、张力元)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