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一声号令,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
彩云之南,应势而为,迎难而上。3年时间,1000多个日夜,27次会议,审议通过改革文件146个,制定出台改革方案761个……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云南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标中央要求,扛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责任,推动各领域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从深改元年全面播种,到关键之年全面发力,再到攻坚之年立柱架梁,一批重要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正在形成,一批改革试点成效逐步显现,一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红利加快释放,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不断突破,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搭建,改革脉络日渐清晰,改革成绩夺目亮眼。
决胜全面小康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成为激荡云岭高原的强音,时间表、路线图的“白纸黑字”切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和成果。
以改革促发展向着难点进朝着深处改
3年时间,云南聚焦“三大定位”战略目标,以改革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始终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抓在手上,由重点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全盘活”。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解了一批阻力较大、长期难啃的“老大难”。
3年来,我省共形成《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规定》等25项重要制度成果,制定施行省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党政机关车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顺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多数省属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减上补下;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意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将追责;开展地方性法规“废、改、立”工作,昆明在全省首创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注重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对不能胜任的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实行召回。
——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抓住了涉多部门、跨多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展开,“三去一降一补”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完成280万吨钢铁、357万吨煤炭去产能和53户僵尸企业出清任务;省国资委推动组建并购基金、转型升级基金、国企改革基金、供给侧改革基金大力去杠杆;“放管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省级、州市精简比例分别达到51%、65%,省州县三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取消;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服务中心综合提速60%以上,检商“三证合一”改革使办事时间由3个小时缩减到5分钟;全省累计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34.4万份,约占全省实有企业户数的64.8%;企业成本不断降低,2016年全省国税、地税机关分别减免税收394.7亿元、115.67亿元,企业养老、生育、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成本降低28亿元;电力体制改革成效初显,去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均成交电价0.313元/千瓦时,累计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90.3亿元,实现工业用电价格全国最低。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出台预算制度改革、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13方面83项措施;“营改增”试点、资源税从价计征、清理规范税收优惠等改革工作全面实施,现代财政制度加快建立,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加速,设立重点项目投资基金、重点产业发展基金、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库等,加大项目推介和争取国家支持,2016年,全省实现直接融资2119.52亿元,我省PPP示范项目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二位,民间资本进一步激活。
——改善民生福祉,守望公平正义,真金白银出实招,打出含金量高的“组合拳”。
“农转城、城转农”政策得到中央肯定,户籍制度改革使600余万人办理农转城,农民进城“来去自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全面启动,陆良县、澄江县以“项目为载体、先建机制、后建工程”为模式分别开展的农田水利改革试点和南方农业高效节水减排试点受到中央肯定;“小升初”、高职院校单独自主、高职对口中职、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中阶段考试等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使幼儿园、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教师可以申报高级职称,“孩子王”也能评教授;116个县市211家医院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改革,城乡医疗保险实现整合;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访、物流寄递安全监管等维稳工作机制改革,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公共文化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建立省级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交流和传播影响力持续增强。
敢想敢试勇于担当 改革成果全民共享
3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重点改革不断深入,改革正能量不断显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提供了强劲动力支持。
改革样板涌现,示范效应加速。国企改革打响攻坚战,云南白药控股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标杆;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并予以推广;全国首创托收业务和税费缴纳业务电子化管理方案,在全省初步建立起安全为本、效率优先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体系;省公安厅在全国率先实施出入境证照免费快递业务,每年为群众节约费用近400万元;曲靖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受到肯定;昆明健全完善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荣获国家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大理“一张蓝图”成为国家级“多规合一”改革亮点;保山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玉溪海绵城市、隆阳区板桥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马龙县在全国率先发放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
市场活力迸发,积蓄澎湃动力。“一照一码”、“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截至去年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总数分别达258.39万户和52.8万户,分别比改革前净增长42%、95%;连续3年每年安排3000万元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资金,为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提供优质服务;去年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引入协议资金120亿元以上,红河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1亿美元,第4届南博会外经贸成交和签约1580.63亿元;电子口岸大通关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减少30%的关检重复申报项目,通关更加便利化。
生态环境向好,生活更加幸福。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取得突破,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提升。昆明在全国率先推行河(段)长制,纳入“国考”的12条入滇池河道水质全部达标。大理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洱海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普洱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成立全国首家碳汇经济促进中心,开庭审理了全省首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发行了全国首支1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基层公务员实行职级并行,4.86万基层公务员不当“官”也能提升待遇;全省乡镇卫生院“拴心留人”绩效奖励机制初步建立,患者满意度提升;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不断推进;全省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到2340元,养老日渐多元;教育精准扶贫扎实推进,迪庆、怒江和“镇彝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14年免费教育。
夯实组织保障,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科学选人用人、强化作风建设、筑牢基层组织、端正队伍风气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排查出未按期换届的基层党组织9371个,全省调整“下”的干部达2791名,召回干部118名,柔性引进省外院士专家35名,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唯GDP、唯票、唯分、唯年龄“四唯”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实行纪检双重领导体制,派驻纪检组、巡视工作实现全覆盖,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刹风整纪取得实效,查处问题1133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8人、组织处理836人,制度之笼越扎越紧,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强化督查落实 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紧跟中央改革战略部署,我省牢牢把握自身实际和改革阶段性特征的要求,及时制定年度改革工作要点、重大改革事项任务分解和工作台账,细化为制定方案、推动落实、试点探索三个类型,形成目标任务体系,强化责任落实、限时办结、销号销账管理,务求把改革“设计图”变成“施工图”,转化为“成果图”。
构建“一把手”抓改革的“严紧硬”责任落实体系,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担当。以省委书记身体力行调研、谋划、推动重大改革事项为表率,以建立完善重大改革事项省领导领衔责任制为突破口,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压实主体责任,形成领导小组牵头抓总、9个专项小组积极推动、改革办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齐头并进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协调联络、信息报送、督察督办、考核评估等工作机制,做到全流程、全链式从严从实推进改革。
专家指出,“改革有没有落实到位,不能只由搞改革的部门说了算,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推动改革落实,真正释放改革红利。”地方党委和部门的主体责任是推动改革落实,改革办作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督促检查。
为此,省委深改组坚持“三督三察”,建立督察考评体系,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改革落实,着力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实施分级督察、专项督察、季度督察、对账督察和督察通报,针对发现问题,及时向责任单位发出通报整改、挂账整改、限期反馈、对表销号,发挥督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追效问责、促进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地的重要作用。强化考评“指挥棒”作用,对16个州市改革工作机制建立、任务落实、改革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对91个省级部门根据全面督察、季度对账、督察通报等情况综合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干部选拔任用、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3年来,云南加大顶层设计,层层压实责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凝心聚力抓落实;党员干部群众一起为改革想招,共同为改革发力,倾力打造符合时代特征的“云南样板”,送上看得见的好处,带去热腾腾的希望。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保持改革定力,始终把抓落实放在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为推进改革不断注入真抓实干的正能量。”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陈豪的话语句句掷地有声。
“登山不以艰险止,必臻峻岭勇向前。”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推动“十三五”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将坚定不移扬起改革风帆,盯住改革关键节点精准推进,聚焦改革重点精准发力,瞄准机制障碍精准破除,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助推云南发展巨轮破浪前行。(王永刚 段晓瑞)
大视窗
新闻热点